[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多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7953.2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严丽;刘佳;丁云杰;朱何俊;姜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1/24 | 分类号: | B01J31/24;B01J31/22;C07C47/02;C07C45/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烯烃 氢甲酰化 反应 多相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助剂、载体和配体四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是金属Rh、Ru或Co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是Al、K、Zn、Cu或Ag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载体选用SiO2、Al2O3、MCM-41或SBA-15分子筛,所述配体选用能与硅羟基作用的含N或P的有机配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占催化剂总重量的0.01-5.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占催化剂总重量的0.01-10.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比表面积为150-900m2/g,孔容为0.5-2.0cm3/g,孔径分布在0.1-100.0n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占催化剂总重量的0.01-23.0%。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选用三苯基膦、三苯基膦三磺酸钠、氧化三苯基膦、三环己烷基膦、三酚基膦、2-(二苯基膦)乙基三乙氧基硅烷、2-(二苯基膦)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二苯基膦)丁基三乙氧基硅烷、2-(二苯基膦)戊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a)采用浸渍的方法将活性组分和助剂组分的可溶性盐类的水溶液浸渍到载体上,然后干燥、焙烧并还原,得负载型催化剂;干燥温度为293-473K,焙烧温度为373-873K,还原温度为373-873K;
b)将有机配体溶解到有机溶剂中,有机溶剂采用苯、甲苯、四氢呋喃、三氯甲烷或甲醇;
c)将上述负载型催化剂加入到有机配体的溶液中,然后在293-473K条件下搅拌0.5-50小时,在室温条件下真空抽除溶剂,得到应用于氢甲酰化反应的多相催化剂。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和助剂组分的可溶性盐类为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盐或碳酸盐。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反应温度353-453K,反应压力0.5-10.0MPa,气体空速500-10000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9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化工废液中分离乙酸异丙酯和甲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的生物强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