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堆草诱捕采集隐翅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3285.6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彩云;李俊生;周红章;闫亮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诱捕 采集 隐翅虫 方法 | ||
1.一种利用堆草诱捕采集隐翅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鲜草在田间每隔一定距离摆放一个草堆;
(2)将自然堆砌的草堆放置一定时间,草堆自然腐败;
(3)收集腐败草堆中的隐翅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收集隐翅虫的方法为:
a.迅速抖动不同腐败阶段的草堆,使其中昆虫掉落在塑料布上;
b.迅速将塑料布上的昆虫倒入塑料袋或布袋并扎口;
c.用网筛将草堆过筛,并将筛下的底物也装入上述的塑料袋或布袋中并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筛选体长小于5mm的隐翅虫,以用于科学研究,进行标本制作并分析堆草不同腐败阶段的农田隐翅虫数量分析及多样性分析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草的种类为农田新收割下的苋科杂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一定距离为10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的草堆的边长为1m,高度为1m左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草堆的放置时间为10天、15天和20天。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同样适用于诱捕植物残体的分解者,和以这些残体为主要栖息生境的昆虫类群,如隐翅虫、步甲虫、阎甲、金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32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