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及卷扬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19730.1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28 | 分类号: | B66D1/28;B66C1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2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筒 速度 相对 角度 测量 装置 卷扬 机构 | ||
1.一种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与卷筒连接的第一增速装置(1);
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增速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增速装置(2);
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增速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的计数装置(3);
所述第一增速装置(1)和/或所述第二增速装置(2)主要由行星齿轮机构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装置(3)主要由壳体(30)、与所述第二增速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计数转盘(31)以及与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33)形成;
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及第一接近开关(33)置于所述壳体(30)内;
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均布有径向凸起的计数齿,所述计数齿随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转动触发所述第一接近开关(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计数转盘(32),所述第二计数转盘(32)与所述第二增速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
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计数转盘(32)连接的第二接近开关(34);
两个所述第二计数转盘(32)及第二接近开关(33)置于所述壳体(30)内;
所述第二计数转盘(32)均布有与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数量相等的径向凸起的计数齿,所述第二计数转盘(32)上的计数齿随所述第二计数转盘(31)转动触发所述第二接近开关(33);
所述第二计数转盘(32)与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的安装角度之间相差所述计数齿的1/2齿弧所对应圆心角的奇数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近开关(34),所述第二接近开关(34)置于所述壳体(30)内;
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上的计数齿,触发所述第二接近开关(34);
所述第二接近开关(34)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33)的安装角度之间相差所述计数齿的1/2齿弧所对应圆心角的奇数倍。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32)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33)均产生脉冲信号,所述第一接近开关(32)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33)共同产生正交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速装置(1)包括密闭的齿圈座(10)、行星架(11)、与所述行星架(11)连接并与所述齿圈座(10)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1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12)啮合的第一太阳轮(13)以及与所述第一太阳轮(13)啮合的级联输出轴(14);
所述第一增速装置(1)的输入端主要由所述行星架(11)的输入轴形成,所述第一增速装置(1)的输出端主要由所述级联输出轴(14)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速装置(2)包括密闭的齿圈座(20)、级联行星架(21)、与所述级联行星架(21)连接并与所述齿圈座(20)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22)、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啮合的第二太阳轮(23)以及与所述第二太阳轮(23)啮合的输出轴(24);
所述第二增速装置(2)的输入端主要由所述级联行星架(21)的输入轴形成,所述第二增速装置(2)的输出端主要由所述输出轴(24)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数转盘(31)上的计数齿数为1-15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座(10)、所述齿圈座(20)和所述壳体(30)一体成形。
10.一种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卷筒速度和相对角度测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7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