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的薄板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9068.1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串山智哉;杉本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33/00;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加强 效果 薄板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的薄板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10(a)、(b)所示,例如在汽车用座椅的靠背内,有时对管框架30的左右的平面部30a和下框架31的端面31a,以下框架31跨越左右的平面部30a而配置的方式进行电弧焊。而且,使沿下框架31的端面31a的缘部的上下方向敷设的焊道32延长敷设到管框架30的平面部30a上(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2-259676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
对该焊道32延长敷设延长部32a的理由在于:针对焊接接合部赋予与压纹或力筋同等的加强功能,以防止平面部30a和下框架31的变形且防止伴随这些变形而发生的疲劳龟裂。
专利文献1的管框架30的平面部30a采用了通过将管框架30的下端部压成扁平状而形成的结构。作为管框架30的材料,大多采用了壁厚约为1.5mm左右的管料,因此,可以说平面部30a为由两个约1.5mm左右厚度的板构成的重叠体。另外,作为下框架31的材料,大多采用了板厚约为1.5mm左右的板料。
用作靠背的框架材料而言,板厚约为1.5mm左右的板料属于“厚板”。
近年来,替代上述结构体,还采用有:图10(a)的上半部(范围A)由管框架30的管部分构成,并且该图中的下半部(范围B)由冲压成型品的侧架焊接到该管部分的下部而形成的结构体。
为进一步减轻侧架重量,作为侧架还采用有:通过重叠两个板厚约为0.5mm左右的板材并且利用凹凸肋形状来增加了强度的冲压制品。同样地,为进一步减轻下框架31重量,作为下框架31还采用有:利用凹凸肋形状来对板厚约为0.5mm左右的板材赋予了强度的冲压成型品。
用作靠背的框架材料而言,板厚约为0.5mm左右的板料属于“薄板”。此外,如下述实施方式那样,还存在:作为座垫的座垫框架的侧架采用了“厚板”,并且作为座盆采用了“薄板”的结构体。
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地对两个厚板进行焊接时,就敷设焊道32的延长部32a而言,只要能对焊接接合部赋予与压纹或力筋同等的加强功能即可,焊道32的延长部32a的方向和长度不成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焊道32的延长部32a的方向被设为沿下框架31的端面31a的缘部的上下方向延长的方向,并且延长部32a的长度被设得少许(15mm左右)而已。
与此不同,在板厚约为0.5mm左右的薄板部件(例如侧架)上焊接其他部件(例如,作为加强部件的下框架)时,基本采用点焊来断续地接合几个部位。在该点焊件中,应力集中现象不是产生在断续分布的各个点焊部位上,而是产生在特定的点焊部位上,从而点焊件易于发生疲劳龟裂。因此,有必要辨别应力集中的焊接部位并对该焊接部位采取抑制发生疲劳龟裂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经研究而创造了:不采用焊接位置和焊接长度受限制且应力分散的设定较为困难的点焊(电阻焊),而是采用焊接位置和焊接长度的设定自由度较高的电弧焊,来有效地防止在薄板部件上发生疲劳龟裂、或者有效地迟延薄板部件的疲劳龟裂发生时期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的薄板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在成本增加和重量增加较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薄板部件发生疲劳龟裂,或者能够有效地迟延疲劳龟裂的发生时期。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薄板结构体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准备包含薄板部的第一部件和厚度大于所述薄板部的第二部件;以及第二步骤,焊接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二步骤包括:在至少一个以上的焊接部位焊接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子步骤;以及将应力分散用焊道敷设在所述焊接部位与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叠部上且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子步骤,其中,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的方向及长度以能够防止疲劳龟裂发生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方式而被设定。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的薄板结构体,其包括:第一部件,包含薄板部;以及第二部件,厚度大于所述薄板部,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焊接在至少一个以上的焊接部位相连接,在所述焊接部位与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叠部上敷设有应力分散用焊道,并且该应力分散用焊道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上,其中,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的方向及长度被设定成能够防止疲劳龟裂发生于所述第一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成本增加和重量增加较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部件发生疲劳龟裂,或者能够有效地迟延第一部件的疲劳龟裂发生时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