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的薄板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9068.1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串山智哉;杉本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33/00;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加强 效果 薄板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薄板结构体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准备包含薄板部的第一部件和厚度大于所述薄板部的第二部件;以及
第二步骤,焊接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其中,
所述第二步骤包括:
在至少一个以上的焊接部位焊接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子步骤;以及
将应力分散用焊道敷设在所述焊接部位与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叠部上且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子步骤,其中,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的方向及长度以能够防止疲劳龟裂发生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方式而被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敷设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使得该应力分散用焊道接触于所述焊接部位和所述第一部件的两者,其中,
所述焊接部位位于因被输入至所述第一部件的反复荷载所引起的振动的振幅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部位为两个以上,
在所述两个以上的焊接部位中的一个焊接部位位于因被输入至所述第一部件的反复荷载所引起的振动的振幅大的位置,在该一个焊接部位上不敷设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是在汽车用座椅靠背内的后框架中重叠两个板材而成的左右侧架,
所述第二部件是弹簧钩挂支架,该弹簧钩挂支架通过电弧焊而被连接在所述左右侧架的其中之一的上支架上,以便用于支撑靠背的前倾用弹簧,其中,
将所述弹簧钩挂支架搁置在所述上支架的外侧面,从所述上支架的内侧面进行所述电弧焊,并且,
将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敷设在应力集中的所述焊接部位与所述上支架的内侧面的重叠部上且延伸至所述侧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支架上形成有从外侧面朝向内侧面的方向凹陷的定位用凹部,
在所述弹簧钩挂支架上形成有嵌合于所述定位用凹部的定位用凸部,其中,
对所述上支架的所述定位用凹部和所述弹簧钩挂支架的所述定位用凸部进行所述电弧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是在汽车用座椅靠背内的后框架中重叠两个板材而成的左右侧架,
所述第二部件是以跨越所述左右侧架的方式通过电弧焊而连接于该左右侧架的加强部件,其中,
将所述加强部件的左右端部分别搁置在所述左右侧架的侧突出部的前表面,从所述左右侧架的侧突出部的背面侧进行所述电弧焊,并且,
将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敷设在应力集中的所述焊接部位与所述侧架的背面的重叠部上且延伸至所述侧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是在汽车用座椅的座垫内的座垫框架中的左右侧架,
所述第一部件是以跨越所述左右侧架的方式通过电弧焊而连接于该左右侧架的座盆,其中,
将所述座盆的左右端部附近的下表面分别接触于所述左右侧架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电弧焊将形成在所述座盆的左右端部附近的孔部的周围连接于所述侧架的上表面上,并且,
将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敷设在应力集中的所述焊接部位与所述座盆的上表面的重叠部上且延伸至所述座盆上。
8.一种利用焊道的加强效果的薄板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包含薄板部;以及
第二部件,厚度大于所述薄板部,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焊接在至少一个以上的焊接部位相连接,
在所述焊接部位与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叠部上敷设有应力分散用焊道,并且该应力分散用焊道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上,其中,所述应力分散用焊道的方向及长度被设定成能够防止疲劳龟裂发生于所述第一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0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