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8295.2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解惠贞;崔红;李瑞珍;秦淑颖;孙建涛;李晋;张晓虎;阮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2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纤维 预制 金属 夹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炭纤维成型体夹杂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炭纤维预制体是成型C/C复合材料的基础,预制体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C/C材料的制备,并会对最终C/C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通常要求形成纯的炭纤维,但是炭纤维预制体多是采用炭纤维经手工或机械成型,在此过程中会因工艺或操作的原因带入一些其它物质,如针刺工艺、穿刺工艺是炭纤维预制体的重要成型方法,在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断针等情况,在其中产生金属夹杂。
金属夹杂的存在,在后续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碳致密过程中容易引起炭黑的产生。炭黑这种组织性能低,而且该组织结构难以石墨化,对提高材料性能不利,同时金属夹杂或在后续生产中其与碳基体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成为夹杂,对C/C材料,尤其是作为抗烧蚀的功能材料而言,成为杂质,有的甚至会成为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加剧材料的氧化反应,降低材料的抗烧蚀性能。
通常是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改善工艺技术避免预制体中形成夹杂或控制夹杂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但在某些成型工艺中会不可避免的形成夹杂,特别是金属夹杂,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排出金属夹杂,以利于提高最终复合材料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容易实现,可以有效去除炭纤维预制体中的金属夹杂,金属夹杂去除效果好,相比于通过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金属夹杂及控制金属夹杂数量在一定范围的措施更有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有金属夹杂的炭纤维预制体置于高温炉中,在真空条件下或在非氧化性气氛保护下将炉内温度升至1500℃,保温处理2h~5h;或者将含有金属夹杂的炭纤维预制体置于高温炉中,在真空条件下或在非氧化性气氛保护下将炉内温度升至1500℃,然后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继续将炉内温度升至2800℃以下,保温处理2h~5h;
步骤二、检测步骤一中保温处理后的炭纤维预制体中是否还存在金属夹杂,如炭纤维预制体中还存在金属夹杂,重复步骤一,直至炭纤维预制体中的金属夹杂完全去除;所述检测的方法为:当步骤一中所述含有金属夹杂的炭纤维预制体中不含非金属夹杂时,采用X光探伤检测保温处理后的炭纤维预制体中是否还存在金属夹杂,当步骤一中所述含有金属夹杂的炭纤维预制体中含有非金属夹杂时,先采用X光探伤检测保温处理后的炭纤维预制体中是否还存在夹杂,如还存在夹杂,进一步采用CT检测判断夹杂是否为金属夹杂。
上述的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步骤一中所述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0.080MPa~-0.095MPa。
上述的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步骤一中所述非氧化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非氧化气氛的气体流量为0.4m3/h~1.0m3/h。
上述的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所述氮气和氩气的体积纯度均不小于99.99%。
上述的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步骤一中所述氩气的体积纯度不小于99.99%,氩气的气体流量为0.4m3/h~1.0m3/h。
上述的一种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金属夹杂的方法,步骤一中所述高温炉的升温速率为60℃/h~200℃/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实现,可以有效去除炭纤维预制体中的金属夹杂,金属夹杂去除效果好,相比于通过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金属夹杂及控制金属夹杂数量在一定范围的措施更有效。
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去除炭纤维预制体中的金属夹杂后,可以防止炭纤维预制体后续化学气相沉积致密中炭黑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最终性能。
3、本发明的方法不会对炭纤维预制体性能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未经处理的炭纤维预制体的X光探伤检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处理后的炭纤维预制体的X光探伤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吡美拉唑A晶型
- 下一篇: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