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手的自动分料送料装置及分料送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8147.0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华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手 自动 分料送料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包装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手的自动分料送料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提手的分料送料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和携带,外包装为规则长方体纸盒包装的产品(如24盒或16盒砖包装牛奶外包装)的生产厂家会在该外包装上加装一个提手。
提手的结构如图1所示,提手1的两端设置有止回片11,提手1的材料一般采用塑料。使用时可以与底衬片2组合,底衬片2的两端设置有矩形通孔(如图2所示)。
目前,在包装纸箱上安装提手的方法为手工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使包装纸盒呈展开状态,在包装纸盒待安装提手的相应位置处形成两个通孔;该两个通孔与底衬片2的矩形通孔相对应;
第二步,将底衬片2按在包装纸盒10的底面,并且使底衬片2的两个矩形通孔与包装纸盒10的两个通孔对齐;
第三步,手持提手1,手工将提手1的一端插入包装纸盒10和底衬片2的一个通孔(此时提手1两端的止回片11与提手1在同一平面上);
第四步,手工将提手1的另一端插入包装纸盒10和底衬片2的另一个通孔;
第五步,使提手1两端的止回片11与提手1呈垂直状态,通过底衬片2将提手1固定在包装纸盒10上,完成一个包装纸盒的提手安装工作。
这种安装提手的方法,全部过程均使用人工,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进行这种简单的无技术含量的工作,既增加了生产厂家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又束缚了大量的人工在这种简单的重复劳动中去,对社会人力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另外,由于人工加装提手的效率低,为了不影响整体生产,一般都需要预先进行大量的提手加装并将加装好提手的包装纸盒储存堆放起来,而包装纸盒由于堆积会造成变形,影响到后期在生产线上的自动化包装流程,过大的变形甚至可能会使生产线卡住停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再者,现有的提手或底衬片分别由相应的模具生产出来后,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安装提手时由人工进行捡拾,无法通过机器进行分料和送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手的自动分料送料装置,它可以将多个提手或底衬片依次运送至指定位置,解决塑料提手不好分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手的自动分料送料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料箱21,料箱2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开式;料箱2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料杆22,能够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分料杆的22下方设置有放料杆23,放料杆23能够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放料杆23的下方设置有步进板24;步进板24上排列有一排孔位241,每个孔位内活动设置有推杆25,多个推杆25共同固定设置于推杆固定件26上,推杆固定件26连接气缸,气缸能够驱动推杆25间隙式运动;步进板24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冲模。
所述孔位241沿步进板24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步进板24的入料部分241的宽度小于出料部分242的宽度,入料部分241与出料部分242之间为过渡段;出料部分242的宽度与提手的宽度相配合。
所述分料杆22的相对端221为锥形。
所述放料杆23的相对端为锥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手的分料送料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多个提手连成一排的提手组;
所述制作提手组的方法是:在模具上相邻的成型框之间设置有通道,使模具上相邻的成型框彼此连通,在浇注过程中使一次浇注成型的多个提手彼此连接,形成提手组。
第二步,将提手组20从料箱21的上方依次放入料箱21中,使提手组20叠放成一叠;
所述使提手组20叠放成一叠的方法是:使料箱21的尺寸与提手组20的尺寸相配合。
第三步,使分料杆22向两边运动,位于料箱21内最底部的提手组落在放料杆23上;提手组下落的同时,分料杆22复位,该提手组上方的提手组落在分料杆22上;
第四步,使放料杆23向两边运动,使提手组落在步进板24上,提手组下落的同时,放料杆23复位;
多次重复所述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动作,实现将叠放的提手组的一个一个依次分料放下。
第五步,气缸驱动推杆25向上运动,推杆25插入提手组上两个提手之间的空隙处;气缸驱动推杆25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推杆25沿步进板24的孔位241的长度方向运动,带动提手组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气缸驱动推杆25向下运动,推杆25脱离提手组;气缸驱动推杆25向后运动一段距离,推杆25复位;完成提手组的一次步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华,未经余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