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及其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4440.X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何龙;陈效华;陈军;王京华;王文冲;张亮;唐少俊;高国兴;孙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B62D7/16;B60G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及其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车轮及其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轮结构主要由轮胎、轮辋、轮辐和轮毂组成,轮辋外表面上设置有气门嘴,沿轮胎型腔内设置有螺旋状气囊,该螺旋状气囊一端通过橡皮管与气门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单向出气阀,在所述螺旋状气囊内圈上贴合有与之相适应的螺旋状金属片,其中所述螺旋状金属片、螺旋状气囊与轮胎同轴心。该种结构虽然当车轮在发生漏气现象时可以通过自动补气,给驾驶者充足的时间可以将汽车行驶到维修站维修的一种汽车车轮。但是此种结构的轮胎还是在遇到轮胎漏气现象时给驾驶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也危害到驾车与乘车人的安全,此种结构重量也比较重,加工工艺复杂,导致最终车轮的成本也较高。
另外,当前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小型化、智能化以及多功能化正在逐渐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联体汽车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联体汽车包括左右联体、内外联体、前后联体等各种联体模式,为满足这种小型联体汽车的行驶要求,需要对其车架与前悬进行简化和调整,从而使其更加简单的结构和良好的操控性与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安全车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车轮包括轮胎,与轮胎适配的外轮辋,该车轮还包括内轮辋,设置于外轮辋与内轮辋之间的轴承,轮胎为实心胎,内轮辋为中空的环圈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空心结构的内轮辋及实心结构的轮胎,在确保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轮子的转动惯量,降低了动力的传递损耗。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与上述轮子适配的悬架,其具有结构简单和良好的转向操控性、稳定性的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悬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与上述车轮适配的悬架,其特征在于:前悬总成设置车架的前端,前悬总成包括从车架本体前端两侧向前悬伸的支撑悬臂,支撑悬臂的悬置端与转向悬臂的中段铰接,转向悬臂的前端连接轮子的内轮辋,转向悬臂的后端与转向总成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简化了汽车车架及悬架的结构,降低了车架和悬架的制造难度,同时有效保证了车辆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轮子的立体图;
图2为轮子的剖面视图;
图3是悬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悬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2所示的车轮,车轮包括轮胎1,与轮胎1适配的外轮辋2,该车轮还包括内轮辋3,设置于外轮辋2与内轮辋3之间的轴承4,轮胎1为实心胎,内轮辋3为中空的环圈状结构。
外轮辋2和内轮辋3均采用镁合金或铝合金或钛合金或碳纤维材质,轴承4的外面设置有轴承盖,为了防止杂物进入轴承4内。
所述的内轮辋3在轴向方向的尺寸大于轴承4的轴向宽度,轴承4和外轮辋2位于内轮辋3轴长方向的居中部位布置。
为了克服轮胎爆胎漏气的问题,将轮胎1设计为实心轮胎;具体是将轮胎1与外轮辋2通过浇注方式一次铸为一体件;装配时所述轴承4通过与外轮辋2和内轮辋3过盈配合;为了减轻这轮的重量,从材质上考虑,将外轮辋2和与内轮辋3均采用镁合金或铝合金或钛合金或碳纤维材质。从结构上考虑,将内轮辋3的结构为中空,可以减轻重量又能提高转动惯量,将其设置成轴向尺寸大于轴承4的轴向尺寸的考虑就是方便与悬架连接配合,换句话讲就是,在轮子的宽度方向上,轮胎1与外轮辋2、轴承4及外侧轴承盖的尺寸基本一致并均小于内轮辋3的尺寸,就是说,内轮辋3相对于轮胎1与外轮辋2、轴承4及外侧轴承盖两侧向外等长伸出有一段圈体,以便与实施例2中的悬架适配连接。
实施例2
结合图3、4,本悬架用于适配实施例1中的轮子,具体方案是:前悬总成20设置车架10的前端,前悬总成20包括从车架本体10前端两侧向前悬伸的支撑悬臂21,支撑悬臂21的悬置端与转向悬臂22的中段铰接,转向悬臂22的前端连接轮子的内轮辋3,转向悬臂22的后端与转向总成30连接。转向总成30的转向器牵引转向悬臂22的后端,使其绕着中段与支撑悬臂21的铰接点自由转动。前悬总成20与车架10采用一体式结构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悬架,简化汽车底盘的结构。支撑悬臂21可为转向悬臂22提供有效支撑,保证带动前轮1正常转动,从而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吊装置及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减震器衬套毛坯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