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捞漂浮物的小型遥控双体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210.X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坤;黄兴华;钱炳锋;赵齐林;周黎明;高志飞;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捞 漂浮 小型 遥控 双体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打捞漂浮物的小型遥控双体船。
背景技术
环保清洁设备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而兴起的一类设备。这从目前在城市清洁中应用的各种设备能够反映出来。
目前,从事打捞漂浮物的船体不少:其按功能分,有气浮法打捞船、纯电动打捞船;按打捞对象分,有水葫芦打捞船、原油收集船、水面漂浮物打捞船等等。目前应用的船体大都体型比较大以适应在江河、湖泊、海面上进行作业并且都有专门的人工操作室,其工作过程基本上都是由动力机传动,通过拔轮或翻斗进行打捞作业。但是,需要清洁的水面并不都是大江大河,有些较小的、并不与水网沟通的水面(例如,公园里或城市绿地中的小池塘)也是需要清洁的,对此,使用大型船舶并不合适,而用小船进行人工清扫也不方便,需要某种与之相适应的、使用方便的清洁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打捞漂浮物的小型遥控双体船,它能在较小的单独水面上进行清洁作业,无需人员上船操作,具有运输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打捞漂浮物的小型遥控双体船,船体由左船体和右船体连接构成,在船的尾部安装有尾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船体的前面设置动力装置,在动力装置上设置拨水的叶片;在所述船体的中间设置打捞装置,所述打捞装置上设有自前向后倾斜的能转动的履带式打捞网,所述履带式打捞网的下端至少与左船体和右船体的船底位置保持一致;在所述履带式打捞网的后面连接一个储物箱,所述履带式打捞网打捞起来的物体能自由落在所述的储物箱内;在右船体前面一侧船体的面板上设置一个控制和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在左船体中间部位设置一个电池安置腔;所述控制和遥控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尾舵装置(第一电机)、动力装置(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打捞装置(第四电机)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并配置一个遥控器,通过遥控器控制船体的行驶和进行打捞作业,所述电池安置腔内的电池为各装置提供能源。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正常工作状态动力输入端和一备用动力输入端;运行中只能启动一套动力输入端(在一动力输入端出现异常停止时,另一动力输入端自动启动)。
所述正常工作状态动力输入端的结构为:由设置在左船体内的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一齿轮箱内的第四辅轴、第三联轴器的第三辅轴与动力轴连接,所述第四辅轴通过其上的第四直齿轮与设置在第三辅轴上的第三直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轴再通过毂架与叶片连接。
所述备用动力输入端的结构为:由设置在右船体内的第三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二齿轮箱内的第一辅轴、第二辅轴与动力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辅轴通过其上的第一直齿轮与第二辅轴上的第二直齿轮连接,第二辅轴通过其另一端的第一锥齿轮与动力轴另一端上的第二锥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轴再通过毂架与叶片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尾舵装置通过T形槽横梁台安装在船体的尾部,尾舵通过尾舵轴顶端由连杆与中拖板顶端的曲柄连接,通过由第一电机提供动力的丝杠与中拖板横向移动,所述曲柄上的圆形凸台能在连杆的矩形槽中滑动,带动连杆与尾舵轴转动一定角度,从而控制尾舵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履带式打捞网为用多条履带通过固定带固定在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上,两侧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在所述的履带上设有角形凸起。
进一步,所述的履带式打捞网通过第一轴设置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上,通过第二轴设置在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上,所述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通过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能够调节高度,有利于履带式打捞网形成自前向后倾斜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设置在第一轴一端的带轮通过V形皮带和带轮与设置在支板上的第四电机连接,第四电机的启动通过带轮传动进而带动履带式打捞网运转。
进一步,在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的船面上安置太阳能电池板,在所述电池安置腔内设置可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直接为各装置提供能源,或者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再由可充电电池为各装置提供能源。
本发明一种打捞漂浮物的小型遥控双体船的工作过程为:
将本发明带到拟清洁的水面,放下船体,通过遥控器即可进行工作,能在半径30米的水面范围进行打捞清洁的工作。当其储物箱装满后,靠岸卸去垃圾即可继续工作。电池为船体提供能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采用无人驾驶的小型双体船身设计,减小了阻力,适合在较小的水面进行清洁工作;
(2)电机制动,电机的正反旋转能实现船体的进与退,对水域环境的适应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