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1038.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瞿军;沈润溥;陆文辉;吴宏祥;时立;范文昌;丁云;张符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普林斯化工有限公司;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17/16 | 分类号: | C07C217/16;C07C2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22565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奈法唑酮 中间体 乙胺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原料2-苯氧乙醛(A)与氨气反应得到相应的亚胺(B),然后亚胺(B)还原得到目标产物2-苯氧乙胺(C),反应方程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气为无水的氨气,其摩尔用量为醛的1.1-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的摩尔用量为醛的1.1-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亚胺(B)时,使用芳烃或卤代烃作溶剂,于10-40℃反应,反应过程中使用干燥剂去水,产物亚胺(B)不需分离直接进行下面的还原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甲苯或二氯甲烷作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亚胺(B)还原制备2-苯氧乙胺时,采用催化氢化还原法或化学试剂还原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催化氢化还原法时,使用氢化催化剂,在1-3MPa的氢压和30-40℃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化学试剂还原法时,使用的还原试剂有氰基硼氢化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奈法唑酮中间体2-苯氧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氰基硼氢化钠或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的摩尔用量为亚胺(B)的1-1.5倍,硼氢化钠的摩尔用量为亚胺(B)的0.3-0.5倍;反应温度为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普林斯化工有限公司;绍兴文理学院,未经扬州市普林斯化工有限公司;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0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为LED阵列供电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电路布置
- 下一篇:翻转盖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C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C07C217-00 连接在同一个碳架上的含氨基和醚化的羟基的化合物
C07C217-02 .醚化的羟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非环碳原子上
C07C217-52 .醚化的羟基或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54 .醚化的羟基连接在至少1个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和氨基连接在非环碳原子上或连接在除同一个碳架的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76 .带有连接在六元芳环碳原子上的氨基和连接在非环碳原子或同一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碳原子上的醚化羟基
C07C217-78 .带有连接在同一碳架的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的氨基和醚化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