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0636.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娟;蔺存国;高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虫 培养 集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藤壶幼虫有温度、通氧和光照控制并可连续收集培养结果的装置,属于生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生物的附着会对船舶以及水下结构物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会导致船体表面摩擦力明显增加,进水管路堵塞,船舶航速降低,燃料消耗增大,以及促进腐蚀的发生,增加维护的费用等,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船舶及水下结构物表面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污措施防除海生物生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船舶及水下结构物表面涂上涂料,对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必须要建立生物检测模型。目前在国际上所普遍采用的几个天然防污产物生物检测模型中,藤壶金星幼虫附着抑制实验是应用最久、最广泛、最有效的生物检测模型。藤壶成体营固着生活,其幼虫营浮游生活,分为无节幼虫和金星幼虫两个阶段。金星幼虫利用第一触角上的吸盘,以及开口于触角末端腺所分泌的藤壶胶固着在岩石、木材以及较大的贝类等基质上,这种附着为永久性。从污损的角度来说,藤壶的危害始于其幼虫附着变态之后,基于藤壶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附着机制,金星幼虫是开展海洋污损生物防除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而且也可应用于生物附着机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藤壶幼虫培养过程工序比较冗繁,绝大多数种类藤壶的无节幼虫共有六龄,发育周期一般为2-3周,之后发育到金星幼虫后变态附着,幼虫培养过程中需要每天光照、通氧、添加饵料和换水,换水过程容易导致幼虫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金星幼虫收获率降低。中国发明专利200910040284.6公开了一种培养网纹藤壶金星幼虫的方法,采用传统的人工生物培养技术,在烧杯中培养出了网纹藤壶幼虫,该技术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人工控制,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进行人工换水,温度、光度及通氧不能集成控制,自动化程度较低。为了寻求一种可以自动化控制培养条件,并且换水简单的一种集成化控制的培养装置,业内人员已做了大量科研探讨,以期使装置可以实现藤壶幼虫的连续收集培养,简化繁杂的手工程序,提高藤壶幼虫培养的自动化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藤壶幼虫培养过程工序冗繁、培养换水过程会影响幼虫活力、幼虫收集速度慢和幼虫收获率低的缺点,寻求设计和提供一种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实现藤壶幼虫的连续收集培养,简化繁杂的手工程序,提高藤壶幼虫培养的自动化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幼虫释放室、幼虫培养室、第一入料口、第一滤网、第一出水口、第一通氧管、控制面板、隔板、第二入料口、第二滤网、第二出水口、第二通氧管、第一护罩、第一光源、第二护罩、第二光源和开关控制旋钮,用防腐材料加工制备的方形盒箱结构的装置主体中间制有抽拉式活动隔板,将装置主体分为左侧的幼虫释放室和右侧的幼虫培养室;幼虫释放室中间处竖向制有第一通氧管,便于向幼虫释放室中通加空气或氧气,幼虫释放室的顶侧面上制有带第一滤网的第一入料口,幼虫释放室的左侧面体上固定制有第一护罩,第一护罩中固定制有第一光源,幼虫释放室的下侧面上制有带控制阀的第一出水口;幼虫培养室的内腔中间处竖向制有第二通氧管,幼虫培养室的顶侧面上制有带第二滤网的第二入料口,幼虫培养室的底侧面上制有带控制阀的第二出水口,幼虫培养室的右侧面上固定制有第二护罩,第二护罩中固定安装有第二光源;幼虫释放室和幼虫培养室的结构对称,其两者的正侧面下部制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中间部位分别顺序制有开关控制旋钮,分别实现对光照、温度和通气量进行电连通和管道连通式控制。
本发明涉及的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包括:幼虫释放室、幼虫培养室和控制面板三个部分;幼虫释放室包括第一光源、第一入料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一通氧管;幼虫培养室包括第二光源、第二入料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通氧管;控制面板上制有温度调节、通氧调节和光源调节开关旋钮;幼虫释放室与幼虫培养室之间由一个隔板隔开,幼虫释放收集后,幼虫释放室的功能与幼虫培养室的功能相同;光源两档可调;第一和第二入料口处分别制有500目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便于对饵料藻进行过滤;水温可调;第一和第二通氧管为蜂窝状,便于氧气均匀分散在水体中,通氧量三档可调节;第一和第二光源两侧的材料选用透明材料,外面制有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避光,材料选用不透光材料,便于幼虫的发育成长;装置同时还适用于其它甲壳纲生物幼虫的培养。
本发明装置实现藤壶幼虫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阴干待释放的藤壶成体放入加有新鲜灭菌海水的幼虫释放室中,藤壶开始释放幼虫,待藤壶充分释放幼虫后,取出隔板,打开幼虫培养室的第二光源,收集藤壶幼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