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0636.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娟;蔺存国;高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虫 培养 集成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幼虫释放室、幼虫培养室、第一入料口、第一滤网、第一出水口、第一通氧管、控制面板、隔板、第二入料口、第二滤网、第二出水口、第二通氧管、第一护罩、第一光源、第二护罩、第二光源和开关控制旋钮,用防腐材料加工制备的方形盒箱结构的装置主体中间制有抽拉式活动隔板,将装置主体分为左侧的幼虫释放室和右侧的幼虫培养室;幼虫释放室中间处竖向制有第一通氧管,便于向幼虫释放室中通加空气或氧气,幼虫释放室的顶侧面上制有带第一滤网的第一入料口,幼虫释放室的左侧面体上固定制有第一护罩,第一护罩中固定制有第一光源,幼虫释放室的下侧面上制有带控制阀的第一出水口;幼虫培养室的内腔中间处竖向制有第二通氧管,幼虫培养室的顶侧面上制有带第二滤网的第二入料口,幼虫培养室的底侧面上制有带控制阀的第二出水口,幼虫培养室的右侧面上固定制有第二护罩,第二护罩中固定安装有第二光源;幼虫释放室和幼虫培养室的结构对称,其两者的正侧面下部制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中间部位分别顺序制有开关控制旋钮,分别实现对光照、温度和通气量进行电连通和管道连通式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藤壶幼虫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阴干待释放的藤壶成体放入加有新鲜灭菌海水的幼虫释放室中,藤壶开始释放幼虫,待藤壶充分释放幼虫后,取出隔板,打开幼虫培养室的第二光源,收集藤壶幼虫;
(2)待幼虫收集后,插入隔板,幼虫开始在培养室中培养,每天从第二入料口加入饵料藻,通氧,每天光照1小时防止饵料藻聚集底部;
(3)每天换水一次,具体操作为:在幼虫释放室中加入新鲜灭菌海水,将隔板取出,打开幼虫释放室的第一光源,收集幼虫,一天后同样方法幼虫换水至培养室;
(4)整个过程温度恒温控制,调节通氧量和光源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幼虫释放室、幼虫培养室和控制面板三个部分;幼虫释放室与幼虫培养室之间由一个隔板隔开,幼虫释放收集后,幼虫释放室的功能与幼虫培养室的功能相同;第一和第二入料口处分别制有500目滤网,便于对饵料藻进行过滤;第一和第二通氧管为蜂窝状,便于氧气均匀分散在水体中,通氧量三档可调节;第一和第二光源两侧的材料选用透明材料,外面制有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避光,材料选用不透光材料,便于幼虫的发育成长;装置或用于甲壳纲生物幼虫的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6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