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门针对环境样品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测试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99433.5 申请日: 2012-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3509849A 公开(公告)日: 2014-01-15
发明(设计)人: 魏东斌;赵慧敏;杜宇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34 分类号: C12Q1/34;C12Q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5***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专门 针对 环境 样品 内分泌 干扰 效应 测试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专门针对环境样品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无代谢活化(-S9)双杂交酵母实验方法,属于环境污染检测和评价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预想的程度,其中,环境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内分泌干扰效应,是指由污染物引起的对生物体内分泌系统或与内分泌相关系统的干扰损害。有关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研究主要是从细胞、亚器官或器官及组织等水平,揭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测试和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开发、优化。目前,检测环境雌激素效应的方法多为生物测试法,包括雌激素受体重组酵母实验、子宫增重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卵黄蛋白原诱导实验等。其中,重组酵母实验体系是近年研究、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该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人雌激素受体基因hER,通过构建诱饵质粒,提取、纯化含有hER共激活因子基因的靶质粒,将诱饵质粒和靶质粒同时转染酵母细胞构建hER双杂交酵母。当具有雌激素效应的受试物作用于重组酵母时,可与雌激素受体形成复合物,促进报告基因LacZ的表达,产生β-半乳糖苷酶,通过测定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反映受试物的雌激素效应。

在传统的无代谢活化(-S9)双杂交酵母实验操作中,待测样品在暴露环节中其浓度被稀释到原始样品浓度的1/200,很难准确测定其内分泌干扰效应。为了得到准确的毒性测试结果,往往需要配置浓度很高的样品储备液。由于很多化学物质的水溶性较差,配制高浓度溶液往往需要添加有毒的助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由于生物毒性实验对助溶剂DMSO的含量要求不能超过0.1%,否则容易引起假阳性结果。对于环境样品而言,一般是通过提高样品浓缩倍数才能进行内分泌干扰效应测试。为得到高浓缩倍数的待测样品,需要采集大量环境样品,给采样带来困难;另外,环境样品往往需要复杂的固相萃取等浓缩富集操作,如果浓缩倍数过高,往往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专门针对环境样品的简便、准确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测试方法,以降低采样和样品制备的成本,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无代谢活化(-S9)双杂交酵母实验体系中待测样品浓度稀释倍数过大、要求环境样品浓缩倍数过高等缺点,为化学污染物和环境样品无代谢活化(-S9)酵母双杂交实验测试方法的推广开辟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通过调整培养基的组分及其含量,调整受试重组酵母细胞的培养时间和温度,提高酵母细胞暴露密度,使其悬浊液在600nm处吸光度达0.5-2.5。在此基础上,调整暴露实验过程中酵母细胞悬浊液和待测环境样品的添加体积,在保证测试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待测环境样品在暴露环节仅稀释2倍,大大降低了采样体积和样品前处理的成本。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环境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浓缩倍数,省去样品高倍浓缩的步骤,减少了采样量,降低了采样和样品前处理的成本。(2)环境样品的暴露浓度稀释为原样品浓度的1/2,使环境样品的检测更方便。

附图附表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雌二醇剂量-效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将0.02毫升冻存的酵母细胞株转接入盛有20毫升培养基的锥形瓶中,于30℃振荡培养12小时,稀释悬浊液,至600nm处吸光度(OD600)为2.5。移取稀释后的酵母悬浊液0.90毫升、培养基0.10毫升、不同浓度的雌二醇溶液1.00毫升,至容积为5毫升的玻璃离心管中,混匀。从离心管中移取0.20毫升溶液至96孔板中,500转/分、30℃培养4小时,之后立即测定600nm处的吸光度值(OD600)。从96孔板中吸走0.15毫升溶液,再加入0.12毫升缓冲溶液、0.02毫升氯仿,800转/分、30℃培养10分钟。随后加入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溶液0.04毫升,800转/分培养1小时。再加入0.10毫升碳酸钠(Na2CO3)溶液,30℃、800转/分培养10分钟。测定420nm处吸光度(OD420)。

用以下公式计算β-半乳糖苷酶活性U: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