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克林霉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8102.X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幸;杨平;刘思远;李为全;刘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16 | 分类号: | C07H15/16;C07H1/00;C07H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霉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别涉及一种林可酰胺类抗生素盐酸克林霉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盐酸克林霉素(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化学名: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辛吡喃苷盐酸盐,为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是林可霉素的7-脱氧-7-氯的衍生物,克林霉素于1966年由Magerlein等以氯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首次合成,由美国普强公司最先于70年代初在美国上市,随后在英国等欧洲国家上市。与林可霉素相比,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其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4~8倍,胃肠道吸收更完全而且不受食物的影响,不良反应低。盐酸克林霉素在我国生产上市比较晚,最早由成都制药四厂、山东鲁抗等厂家在90年代初组织生产上市。盐酸克林霉素自上市以来,以其疗效确切、质量稳定,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并已收入中国药典。盐酸克林霉素除口服制剂外,还有注射液上市,盐酸克林霉素开发前景广阔。
传统的工艺路线为林可霉素进行氯代反应,氯代反应液(即盐酸克林霉素醇合物的氯仿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分层、浓缩出氯仿,剩余料液采用HCL-乙醇结晶生成盐酸克林霉素醇合物,经脱醇制得盐酸克林霉素。传统工艺的缺点是:1、需要HCL-乙醇结晶步骤,工艺复杂,成本高;2、正批的重量收率偏低,收率为88%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酸克林霉素的制备方法,目的是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正批的重量收率。
一种盐酸克林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林可霉素进行氯代反应,氯代反应液即盐酸克林霉素醇合物的氯仿溶液冷却至30℃,按体积比3:1加入纯化水搅拌洗涤30分钟,静置分出有机相;
(2)洗涤后的有机相按体积比1:4加入纯化水,保持30-35℃滴加盐酸调PH值至2-3,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分出水相待用;
(3)分出的水相在30-35℃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
(4)滤液经树脂吸附完成后,用去离子水上柱水洗;
(5)水洗完毕,用质量浓度95%以上的甲醇解吸,收集解析液;
(6)解析液减压浓缩至无馏分滴出;
(7)向浓缩后的干料中加入完全溶解干料量的丙酮,在55-58℃下搅拌至澄清;
(8)滴加盐酸调PH值至2-2.5;
(9)以8℃/小时匀速降温至0-5℃保温2小时,负压抽滤得湿粉,用冰丙酮洗涤、抽滤后在60-62℃烘干得盐酸克林霉素。
所述步骤(3)分出的水相按质量比500:1加入活性炭脱色1小时后过滤。
所述(4)用去离子水上柱水洗24-36小时,用水量为树脂体积的5-10倍。
所述步骤(6)解析液在负压-0.07Mpa~-0.08Mpa,温度40-45℃减压浓缩至料液变干,无馏分滴出为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与传统盐酸克林霉素的结晶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a、本发明采用氯代反应液在酸性条件下直接转入水相,省略了传统结晶工艺中采用HCL-乙醇结晶生成盐酸克林霉素醇合物的结晶步骤,简化了工艺,既可减少设备投资,又能降低成本;b、使用树脂有选择性的吸附克林霉素,可有效的去除林可霉素和差向克林霉素,提高盐酸克林霉素的质量(氯代反应时林可反应完全则差向增加,本方案可使林可降至0.05%以下,差向克林降至0.3%,总杂<0.7%);c、由于上柱水洗可洗去盐酸,故解析的是克林霉素碱溶液,浓缩后加丙酮可完全溶解,再加盐酸结晶。中间不加纯化水溶解可减少盐酸克林霉素在母液中的溶解度降低,提高正批的重量收率(目前现有收率88%左右,本发明的收率在95-98.5%)。本发明不仅优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收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A、按照醇合物的合成工艺投林可霉素45g进行氯代反应得到盐酸克林霉素醇合物的氯仿溶液300ml,冷却至30℃,加入纯化水100ml搅拌洗涤30分钟, 静置分出有机相;
B、洗涤后的有机相按体积比1:4加入纯化水,保持30-35℃滴加浓盐酸调PH值至2,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
C、分出的水相30-35℃中按质量比500:1加入活性炭脱色1小时,过滤;
D、滤液上树脂吸附后,用去离子水上柱水洗24小时,用水量为树脂体积的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8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对话设备、系统、及语音对话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包泡饮料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