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制磁力软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4508.0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存;程刚;胡坤;王鹏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P15/00;F15B1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磁力 启动 装置 | ||
1.一种可控制磁力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输入轴(10)的主动盘(30)以及与其同轴且盘面相向设置的用于接驳输出轴(20)的从动盘(40),主、从动盘(30、40)的相向面间存有间距且其中一面处设置有永磁体(50),其相应另一面处布置金属导电体(60);所述永磁体(50)所在盘面划分有用于布置永磁体(50)的区域,各区域呈由盘面轴心向外的发散面状布置,各相邻区域间的磁体在平行其盘体轴线方向上的磁性相异布置;软启动装置还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动作时,主动盘(30)与从动盘(40)间作相向或相离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50)设置于主动盘(30)上,其金属导电体(60)为铜片盘,所述金属导电体(60)设置于从动盘(40)盘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体(60)为两个以上的厚度均匀的铜片沿其轴向方向叠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永磁体(50)数目为6~20个且呈由其轴心向外的发散状均布于主动盘(30)盘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启动装置包括壳体(80),输出轴(20)与输入轴(10)均相应布置于壳体(80)上并与其构成转动配合,所述主、从动盘(40)及动力机构均设置于壳体(80)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用于连接主动盘(30)与输入轴(10)的传动轴(71),所述传动轴(71)的一端固接主动盘(30)盘面且与其轴心同轴设置,其另一端沿其轴向顺延并与输入轴(10)间在其轴向上构成可往复动作的滑插配合且在输入轴(10)周向上构成用以定位两者的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0)上与传动轴(71)配合的端面处沿其轴向内凹设置有沉孔部(21),所述沉孔部(21)内壁周向均布有花键槽,传动轴(71)的相应配合面处布置有花键,两者间构成花键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为单杆双向活塞缸,传动轴(71)构成动力机构的活塞杆,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与壳体(80)内壁固接设置的活塞缸体(72),所述传动轴(71)上设置活塞部(73),动力机构由外部油路驱动动作,所述传动轴(71)、活塞部(73)及活塞缸体(72)间均布置有耐磨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80)外形呈空心圆柱状且包括左右对置配合的左、右壳体(81、82),输出轴(20)布置于其左壳体(81)端面上且输入轴(10)相应布置于其右壳体(82)端面处,所述右壳体(82)端面沿其轴线向其壳体(80)内部内陷顺延有环状凸起(82a),所述环状凸起(82a)内壁为阶梯孔且其大端位于右壳体(82)外端面处,所述输入轴(10)上的沉孔部(21)外壁与环状凸起(82a)的大端内壁间构成转动配合,所述动力机构上的活塞缸体(72)与环状凸起(82a)的小端内壁间构成嵌入式固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壳体(82)在其大端面处设置有端盖部(82b),端盖部(82b)外形呈凹盘状且罩设环状凸起(82a)大端孔部设置,所述输入轴(10)贯穿端盖部(82b)轴心且两者间设置有耐磨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启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动力机构动作的油路组件(90),所述油路组件(90)包括中封式三位四通比例阀(91),三位四通比例阀(91)的A、B端分别连接动力机构上的活塞缸体(72)的其中一个液压腔,其O端连接油缸,其P端依次连通液压泵(92)至油缸处,所述软启动装置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控制三位四通比例阀(91)作换向动作;所述控制部包括工控机(100b)以及设置于壳体(80)内壁处的传感器(100a),所述传感器(100a)与壳体(80)内部各部件间处于避让位置,所述传感器(100a)接收主动盘(30)动作状态,发送信号至工控机(100b)处理,工控机(100b)发出处理信息至三位四通比例阀(91)处并控制其作相应换向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5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量化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井下高温电子计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