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的重组杆状病毒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194037.3 | 申请日: | 201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育诚;林事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育诚 |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7/04;A61K39/125;A61P31/14;C12R1/9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颗粒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 重组 杆状病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的重组杆状病毒,特别是肠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的重组杆状病毒。
背景技术
肠病毒(Enterovirus)在分类上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为单正股(positive,single strand)RNA病毒,感染途径主要经由粪便或呼吸道飞沫传染,能够感染人体多种系统器官,甚至造成器官功能衰竭的现象。传统上使用中和血清试验可将肠病毒分为脊髓灰质炎病毒型(Polioviruses,PV),柯萨奇病毒A型(Coxsackieviruses A,CAV),柯萨奇病毒B型(Coxsackie viruses 2B,CBV),人类肠道细胞致病性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es,即伊科病毒Echoviruses),及68-71型肠病毒等。
由于近年来基因测序方法的进步,肠病毒分类转而分为A-D四种类型,目前共有超过一百种以上的血清型。肠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目前已发现至少100种血清型肠病毒当中的一种。根据其基因分子测序的差异,又可分为A、B、C三群基因型,其中又可细分为A、B1-B5、C1-C5;不同的亚型与其病毒基因演化及地域性相关。在肠病毒各血清型中,肠病毒71型的致病力特别高,常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且有致死的可能。
目前常用的传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及减毒疫苗,因其作法是将真实病毒以外力方式使抗原决定簇不活化或是降低其毒性,病毒的遗传物质仍然存在于疫苗当中,因此无法完全免除施打疫苗后被感染的机会。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是病毒外壳蛋白质所组成的壳状结构,不含病毒基因体,因此不会有传染复制的疑虑,使用上较为安全。由于病毒样颗粒与真实病毒相似,因此进入人体后,可诱发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定抗体以抵抗真实病毒的侵犯,达到保护的效果。相较于前者,病毒样颗粒和真实病毒相近的外壳则能保有和真实病毒较相近的抗原决定部位,引发良好的免疫反应以抵抗真实病毒的感染。因此,病毒样颗粒疫苗为极具潜力的一种疫苗形式。
综合上述,为有效预防肠病毒,开发病毒样颗粒作为疫苗是目前极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的重组杆状病毒,以改善病毒样颗粒的稳定性及产量。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重组杆状病毒,包括:第一核苷酸序列、第一启动子、第二核苷酸序列及第二启动子。第一核苷酸序列用以翻译成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的病毒壳蛋白。第一启动子位于第一核苷酸序列的上游,其中第一启动子为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强势启动子。第二核苷酸序列,其用以翻译成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的水解蛋白,水解蛋白用以水解病毒壳蛋白。第二启动子位于第二核苷酸序列的上游,第二启动子为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弱势启动子。其中,重组杆状病毒的几丁质酶A(ChiA)基因与v-组织蛋白酶(v-cath)基因为功能损坏。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重组杆状病毒,以及以上述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以使水解蛋白水解病毒壳蛋白,并产生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的病毒样颗粒。
以下藉由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从而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意图,显示现有技术及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组杆状病毒。
图1B-1E显示本发明的实验结果。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Bac-P1-3CD、重组杆状病毒
Bac-P1-C3CD、
BacF-P1-3CD、
BacF-P1-C3CD、
BacF-P1-I3CD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的重组杆状病毒,以改善病毒样颗粒的稳定性及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育诚,未经胡育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背光板的无线手持终端
- 下一篇:天线模组及应用该天线模组的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