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列地尔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0612.2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连;李红菊;单天炎;邓云娟;徐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31/5575;A61K47/40;A61P7/02;A61P9/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列 干粉 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列地尔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地尔是一种疗效确切的血管扩张药,是一种人体生理物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生成、动脉粥样脂质斑块形成及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并能扩张外周和冠脉血管。临床用于心肌梗死、血栓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等症,此外,对重症肝炎、勃起障碍和溃疡性疾病(如糖尿病性溃疡、肢体末端引起的溃疡)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本公司于1995年研制开发了注射用前列地尔(曾用名:注射用前列腺素E1)冻干粉针剂,执行标准为浙江省地方标准,标准编号为:DB33/WS-1146-95,该标准未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吸收系数法。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注射用前列地尔国家标准(药典、部颁)颁布件,颁布件号为:2002国药标字XG-005号,标准编号为:WS1-XG-005-2002,该标准仍无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内标法。由于前列地尔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尤其在pH值大于7.5时,易脱水转化成前列腺素A1,根据吉林省药品检验所进行的2005年版药品标准提高工作中对全国12家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20批产品的检测,前列腺素A1的含量从原始样品0.59%~20.62%,储存6个月样品0.88%~26.10%不等。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将有关物质列入质量标准,前列腺素A1检测方法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前列地尔原料不溶于水,性质极其不稳定,容易降解使药物的含量降低,有关物质增加,该产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局部血管疼痛现象,病人难以耐受,临床适应性较差。
公开号为CN139188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名称为“前列地尔无菌冻干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技术方案中前列地尔、α-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胸腺肽、右旋糖酐的重量配比是:
前列地尔 0.01~0.4;
α-环糊精为前列地尔摩尔数的 1~1.5倍;
羟丙基-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为前列地尔摩尔数的 1~3倍;
胸腺肽 10~100:
右旋糖酐 40~100。
制备方法为:用α-环糊精,及羟丙基-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包含前列地尔,溶于无菌注射用水中,再加入规定量的胸腺肽,调整PH7.5~8.5值,经膜滤后,测定细菌内毒素澄明度合格后进行灌装,半加塞,冷冻干燥后封装。
上述方法由于加入辅料种类较多,导致该产品的有关物质增多,产品稳定性较差,存在用药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了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疗效确切,患者临床适应性好的前列地尔冻干粉针剂。
本发明的还在于提供该发明药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列地尔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其组份为:前列地尔、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和右旋糖酐40;所述的前列地尔、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和右旋糖酐40的重量比为1∶50~150∶70。
优选地所述的前列地尔、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和右旋糖酐40的重量比为1∶100∶70。
本发明前列地尔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前列地尔加入药用无水乙醇中溶解得到A溶液,待用;
②将右旋糖酐40加入注射用水中加热溶解得到B溶液,冷却,待用;
③在配料桶中加入注射用水,加入B溶液,搅拌均匀,加入处方量的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搅拌溶解,再用0.1mol/L的盐酸调pH至4.0~4.5的范围,加入A溶液,边加边搅拌,最后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均匀,除菌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封装。
所述的除菌过滤步骤为:初滤液循环过滤,直至滤液澄明度检查合格后,正式压滤,压力控制在0.15~0.2MPa。
所述的冷冻干燥步骤为:
(1)开启前箱制冷,使制品温度降至-35℃以下,保温2h。
(2)开启后箱制冷将冷凝器温度降低至-50℃以下。
(3)将冻干箱真空度抽至10Pa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