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KK1作为诊断标志物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9687.9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覃文新;沈秋瑾;顾健人;杨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kk1 作为 诊断 标志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DKK1作为诊断标志物的用途,其可用于:诊断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鉴别肝细胞癌和甲胎蛋白阳性慢性肝病和/或诊断早期肝细胞癌或小肝细胞癌。
背景技术
肝脏原发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混合性肝细胞癌、胆管囊腺瘤、肝母细胞瘤、血管瘤、类癌、淋巴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鳞状细胞癌、畸胎瘤、以及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其它肝脏肉瘤。肝细胞癌(HCC)是其中一种组织学亚型。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世界第六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更是肝细胞癌高发国。据统计,全球2008年肝癌新增患病人数约74.8万,死亡69.6万,其中一半均发生在中国。目前,肝细胞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和多基因累积变异的过程,主要的因素有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酒精中毒、水污染、肝螺旋杆菌以及肝硬化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是欧美等西方国家肝细胞癌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肝硬化是肝细胞癌发生最危险的因素,也是肝硬化病人主要的死因。由于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目前仅有30-40%的肝细胞癌患者能实施有效手术治疗手段,五年生存率仅有3-5%。所以及时有效的诊断肝细胞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之一。
目前,筛查和诊断肝细胞癌最常用的方法是影像学和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测。影像包括超声、CT、MRI等,但影像检测花费昂贵,难以广泛应用,且易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而且难以区分肝癌和非恶性增生。AFP是当前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肝细胞癌标志物。当其界值为20ng/mL时,AFP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仅为55-60%,产生约40%的假阴性率;且其诊断小肝癌的能力更低,灵敏性降为25-52%,大部分早期肝细胞癌患者AFP均无明显升高。这部分AFP阴性肝细胞癌病人在临床上难以诊断,难以评估其治疗效果和疾病进程。另外部分非肝癌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AFP浓度也升高,包括15-58%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0-43%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和11-47%的肝硬化患者,产生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发现新的可靠的能弥补AFP不足的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可极大提高和改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有助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生存质量的提高。理想的肿瘤标志物需要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将肝细胞癌与肝炎、肝硬化、肝脏再生结节等区别开来,同时还需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诊断早期肝细胞癌,且具有易检测、可重复、非侵入性的特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方法的发展和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使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改变,更好地理解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筛选有望应用于临床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本实验室前期通过cDNA表达谱芯片(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Genome U133Plus 2.0Array)技术分析了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发现分泌型蛋白DKK1(Dickkopf-1)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进一步发现DKK1在正常成年人的多种组织中不表达,仅在胎盘组织中表达,具有肿瘤特异性。因此DKK1有潜力成为肿瘤血清蛋白标志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未经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热祛火保健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色复合保健米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