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源性单克隆抗体3D8识别的汉滩病毒糖蛋白中和表位肽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902.3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丝;徐志凯;闫果林;庄然;吴兴安;张芳琳;张赟;徐竹蔚;易静;张春梅;马樱;刘蓓;陈丽华;杨琨;宋朝君;李琦;方亮;周幸春;刘志佳;金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G01N33/68;A61K39/12;A61P31/14;A61P1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源性 单克隆抗体 d8 识别 病毒 糖蛋白 中和 表位肽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汉滩病毒的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治疗性单抗3D8识别的特异性糖蛋白(glycoprotein,GP)表位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核查范围的病原微生物中一种重要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汉坦病毒属病毒均为单股负链RNA有包膜病毒,基因组包括大(L)、中(M)、小(S)三个片段,其中L片段编码RNA聚合酶,M片段编码包膜糖蛋白1和2(glycoprotein 1,G1/Gn和glycoprotein 2,G2/Gc),S片段编码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1978年李镐汪等首先分离出的HTNV 76-118株是HTNV的代表株[1],也是在我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HFRS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和急性肾功能损害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可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同时存在有大量轻型非典型病例。人群对HTNV有较普遍的易感性,在人口密集,带病毒鼠数量多的条件下容易出现爆发和流行。全球每年HFRS发病人数达10万例,死亡率在2%~10%左右,90%以上病例发生在我国,已成为我国目前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
HFRS在我国分布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并且新疫区仍不断出现,在广大农村、城镇和林区部分疫点还时有爆发,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威胁和影响工农业生产、经济开发、外贸及旅游事业的发展,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然而对于HFRS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综合性对症治疗,如支持治疗,控制血压,控制体液平衡以及透析治疗等。近年来,早期治疗除了对症和支持治疗外,特别强调抗病毒疗法。据报道早期(5病日内)应用病毒唑和(或)干扰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血清可程度不同地缩短退热时间,加速尿蛋白转阴,提高越期率,降低病死率。由于汉坦病毒是HFRS的始动病因,而免疫病理损伤则是继发性的,因而早期清除患者体内病毒对减轻病理损害,阻断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努力开发新的高效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是HFRS和其他病毒性疾病治疗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单抗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中研究开发最多的一类新型药物。目前单抗对感染动物的实验性治疗已涉及到许多病毒性疾病,特别是一些危害严重的急性病毒病,如汉坦病毒、脑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实验研究充分证明,单抗与一般的抗病毒药物相比,具有高度特异性,保护效果确切,而且有可能只需一次给药即可取得明显疗效。其对感染动物的保护机制主要是单抗对病毒的直接作用,包括中和病毒的作用和直接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截至2010年底,共有30种单抗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其中主要是针对肿瘤、移植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仅有1种为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随着对病毒抗原变异及其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抗病毒单抗药物的研发成为病毒性疾病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3D8(以下简称3D8单抗)和3G1两株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是由申请人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注射用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2],其I期临床试验结果[3]表明,该单抗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国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疫区的8家医院先后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和III期临床试验(多中心、开放、病毒唑平行对照)结果表明[4],采用该单抗药物治疗HFRS早期患者,安全性好,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该单抗药物有望在近期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成为我国批准上市的第一种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单抗药物[4]。
然而对于3G1及3D8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以及其发挥中和活性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采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法鉴别出一个3G1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而对于3D8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尚不明了。
以下是申请人检索的相关参考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眩光LED射灯
- 下一篇:高效散热型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