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901.9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申娜娜;蒋军昌;张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7/28 | 分类号: | B64D3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空中 应急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中应急放油控制板(1)、控制器(2)、配电装置(3)以及被控对象,其中,所述空中应急放油控制板(1)两路用于发送开关指令的控制通道分别与控制器(2)和配电装置(3)相连,控制器(2)用于发送自动指令的控制通道连接到配电装置(3)上,该配电装置(3)与被控对象相连,另外,所述控制器(2)用于发送自动指令的控制通道上设置有用于切断放油启动控制通道和放油控制输出通道的放油自动停继电器(9),该继电器的负极经手动优先继电器(10)的常闭触点接地,所述手动优先继电器(10)的控制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放油模式选择旋钮(11)其中一组开关的固定端连接,相应该组开关的手动档一端直接连接到机上电源,所述放油模式选择旋钮(11)的另一组开关的固定端接地,自动档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放油控制输出通道一端连接各被控对象,另一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到放油启动开关(6)的常开触点,一路经放油自锁继电器(8)其中一对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连接到放油停止开关(7)的常闭触点;放油启动控制通道一端经放油自动停继电器(9)另一对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接地,另一端经放油自锁继电器(8)的控制线圈连接到放油启动开关(6)的常开触点,所述放油启动开关(6)常开触点和放油停止开关(7)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均直接连接到机上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用于指示灯驱动的通道连接到空中应急放油控制板(1)上。
3.一种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方法,其包括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其特征在于,手动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切换至手动模式
放油模式选择旋钮(11)置于手动位,使得手动优先继电器(10)接通,放油自动停控制通道断开,实现手动的优先权控制;
步骤2:自锁继电器锁定放油控制输出通道
按下放油启动开关(6),该开关闭合瞬间后断开,但是闭合瞬间通过放油自锁继电器(8)控制线圈闭合了处于放油控制输出通道上的触点开关,使得放油控制输出通道接通经放油停止开关(7)的常闭触点过来的机上电源,同时该路电源回到放油启动开关(6)常开触点下游,取代放油启动开关(6)闭合瞬间的电源,将放油自锁继电器(8)锁定在接通状态,实现放油启动控制指令的持续输出;
步骤3:停止手动放油
按下放油停止开关(7),该开关闭合瞬间后断开,但是闭合瞬间,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得放油自锁继电器(8)控制线圈断电,放油控制输出通道断开,实现解锁,停止手动放油。
其自动放油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切换到自动控制模式;
放油模式选择旋钮(11)置于任一自动档位,手动优先继电器(10)断开,放油自动停控制通道经手动优先继电器(10)的常闭触点接地,放油自动停控制通道有效。
步骤2:自锁继电器锁定放油控制输出通道
按下放油启动开关(6),该开关闭合瞬间后断开,但是闭合瞬间通过放油自锁继电器(8)控制线圈闭合了处于放油控制输出通道上的触点开关,使得放油控制输出通道接通经放油停止开关(7)的常闭触点过来的机上电源,同时该路电源回到放油启动开关(6)常开触点下游,取代放油启动开关(6)闭合瞬间的电源,将放油自锁继电器(8)锁定在接通状态,实现放油启动控制指令的持续输出;
步骤3:自动停止放油
控制器(2)根据预设自动模式,到达预设放油量后,发出放油停止指令,通过放油自动停继电器(9)断开放油启动控制通道和放油控制输出通道,停止自动放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自动模式下,直接通过放油停止开关(7)切断放油启动控制通道和放油控制输出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9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