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品位锌精矿伴生铅、银的回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815.8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沙涛;刘德祥;孙明生;沈能斌;苏凤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6 | 分类号: | C22B3/06;C22B3/44;C22B19/00;C22B11/00;C22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5543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品位 精矿 伴生 回收 工艺 | ||
1.一种低品位锌精矿伴生铅、银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包括:中性浸出,低酸浸出,高酸浸出,第一段沉矾,第二段沉矾,浸出渣酸洗。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品位锌精矿伴生铅、银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进一步为:
1)中性浸出:中性浸出是通过硫酸和锌焙砂的混合反应将锌焙砂中的锌浸出的过程,
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2.5h~3h;液固比:7~9∶1;终酸酸度为:pH=5.2-5.4,中等强度搅拌;
2)低酸浸出:低酸浸出是通过高酸上清液与中性浸出低流的充分反应,从而将中性浸出低流中的锌尽可能的浸出,并且控制系统中的铁离子在此过程中生成“铁矾”而造成低酸浸出渣的渣量增大;
反应温度为:50℃~65℃;反应时间:1.5h~2.0h;液固比:5~7∶1;终酸酸度为:15g/L~19g/L;中等强度搅拌;
3)高酸浸出:高酸浸出是将低酸浸出过程中没有浸出的锌再次进行“完全”浸出,降低浸出渣量,最终提高高酸浸出渣中铅、银的富集品位;
反应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2.5h~3.0h;液固比:7~9∶1;终酸酸度为:85g/L~100g/L;中等强度搅拌,
4)第一段沉矾:第一段沉矾包括,以系统中残留的Na+、NH4+以及H3O+除铁最终生成“铁矾”渣,以锌焙砂为中和剂调节第一段沉矾过程中的酸度,确保除铁效果,
反应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2.5h~3.0h;液固比:7~9∶1;终酸酸度为:15g/L~20g/L,中等强度搅拌,
5)第二段沉矾:第二段沉矾是第一段沉矾的延续,主要目的是通过继续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沉矾剂进行深度除铁,
应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2.5h~3.0h;液固比:7~9∶1;终酸酸度为:21g/L~25g/L,中等强度搅拌,
6)浸出渣酸洗:由于在第一段沉矾过程是以锌焙砂为中和剂的,所以为了提高锌金属的回收率,通过对一段沉矾渣的酸洗降低第一段沉矾浸出渣的渣含锌,
应温度为:70℃~75℃;反应时间:1.0h~1.5h;液固比:3~5∶1;终酸酸度为:40g/L~45g/L,中等强度搅拌。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低品位锌精矿伴生铅、银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进一步为:
1)中性浸出:中性浸出是通过硫酸和锌焙砂的混合反应将锌焙砂中的锌浸出的过程,
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2.8h;液固比:8∶1;终酸酸度为:pH=5.3,中等强度搅拌;
2)低酸浸出:低酸浸出是通过高酸上清液与中性浸出低流的充分反应,从而将中性浸出低流中的锌尽可能的浸出,并且控制系统中的铁离子在此过程中生成“铁矾”而造成低酸浸出渣的渣量增大;
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1.8h;液固比:6∶1;终酸酸度为:17g/L;中等强度搅拌;
3)高酸浸出:高酸浸出是将低酸浸出过程中没有浸出的锌再次进行“完全”浸出,降低浸出渣量,最终提高高酸浸出渣中铅、银的富集品位;
反应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2.6h;液固比:8∶1;终酸酸度为:90g/L,中等强度搅拌,
4)第一段沉矾:第一段沉矾包括,以系统中残留的Na+、NH4+以及H3O+除铁最终生成“铁矾”渣,以锌焙砂为中和剂调节第一段沉矾过程中的酸度,确保除铁效果,
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2.6h;液固比:8∶1;终酸酸度为:18g/L,中等强度搅拌,
5)第二段沉矾:第二段沉矾是第一段沉矾的延续,主要目的是通过继续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沉矾剂进行深度除铁,
应温度为:93℃;反应时间:2.6h;液固比:8∶1;终酸酸度为:24g/L中等强度搅拌,
6)浸出渣酸洗:由于在第一段沉矾过程是以锌焙砂为中和剂的,所以为了提高锌金属的回收率,通过对一段沉矾渣的酸洗降低第一段沉矾浸出渣的渣含锌,
反应温度为:73℃;反应时间:1.3h;液固比:4∶1;终酸酸度为:43g/L中等强度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8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燃烧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骼肌特异性MYHC-Ⅱa启动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