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614.8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新 |
主分类号: | E21B10/48 | 分类号: | E21B10/4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地质 钻头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具体是一种用于卵砾石地层或硬、脆、碎地层或破碎地层钻探的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卵砾石地层,硬、脆、碎地层是钻探领域的难题。由于卵砾石地层钻进时,多采用泥浆护壁,而常规的金刚石钻头钻进时,金刚石出刃小,钻头与钻孔环状间隙小,钻头水口、水槽面积小,钻头易烧钻,钻头钢体易被磨穿。常规的合金钻头钻进时,合金在孔底工作时极易崩断,因此一般钻头在此类地层钻进时效率低,钻头寿命短,成本高。金刚石钻头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电镀法和整体烧结法,其中电镀法制备的金刚石钻头寿命长,但是效率低;烧结法一般是采用中频炉整体烧结法,具优点是效率高,但是缺陷是压制密度不高,导致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头寿命长、时效高,并可降低钻进成本的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
一种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实现:
(1)在模具内先装水口料,后装金刚石与粉末的混合料,所述金刚石与粉末的混合料焊接后形成金刚石孕镶体;
(2)装焊接层粉料,所述焊接层粉料焊接后形成焊接层;
(3)插入工作钢体;
(4)放入电阻烧结炉待烧,上、下待压,电阻面积为整个模具面积的1/3;
(5)加热,温度升至720-780℃时,加全压12-18Mpa的1/3压力;
(6)温度升至850-1000℃时,加全压12-18Mpa,保温保压时间2-5分钟,其中升温速度为100-200℃/min;
(7)停止加热,冷却;
(8)待温度降至680-720℃时,停止压力;出炉冷却。
如上所述的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在步骤(8)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9)冷却后,热压后成型部份钢体和冷作钢体车加工配合后,采用气体保护焊接设备进行无渣焊接;
(10)数控车加工丝扣后,开水口,产品完工。
如上所述的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所述的金刚石孕镶体的金刚石:MBD8,粒度40/45,浓度60-100%。
如上所述的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所述金刚石孕镶体的底出刃为0.5-1.5mm,外出刃5-10mm,内出刃为2-4mm,水口面占底唇面积的40-60%。
如上所述的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所述焊接层的配方按照质量百分比为:WC:7-15%,Ni:10%,Fe:20-50%,Mn:2-10%,90Cu:30%。
本发明采用上述生产工艺,其采用电阻烧结炉进行烧制可提高压制密度,另外金刚石孕镶体配方本身可达到合适的硬度和密度,有效地调节金刚石的出刃高度,既有冲韧性又有合适的硬度,从而提高钻头的寿命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按照实际要求设计合适的水口,从而有效地解决地质钻探中效率和寿命的矛盾,达到实际上的统一。本发明制备的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平均寿命可达30-70米,时效(即每小时钻进尺度)为2-5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半成品正视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中:1-工作钢体、2-焊接层、3-金刚石孕镶体、4-水口模具、5-冷作钢体、6-气体保护焊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刚石地质取芯钻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实现:
(1)清洁石墨模具,配模,注意钻头钢体与石墨内、外模的配合间隙;在模具内先装水口料,后装金刚石与粉末的混合料;
(2)装焊接层粉料;
(3)插入工作钢体;
(4)放入电阻烧结炉待烧,上、下待压,电阻面积为整个模具面积的1/3;
(5)加热,温度升至720-780℃时,加全压12-18Mpa的1/3压力;
(6)温度升至850-1000℃时,加全压12-18Mpa,保温保压时间2-5分钟,其中升温速度为100-200℃/min;
(7)停止加热,冷却;
(8)待温度降至680-720℃时,停止压力;出炉冷却。
(9)冷却后,热压后成型部份钢体和冷作钢体车加工配合后,采用气体保护焊接设备进行无渣焊接,具体焊接位置如图3中所示气体保护焊接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新,未经李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超高温水平布置闸板阀
- 下一篇:一种电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