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AFLP指纹技术鉴定中国对虾种群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86627.1 申请日: 2012-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2676687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高天翔;张辉;张朝晖;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曾庆国
地址: 266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aflp 指纹 技术 鉴定 中国 对虾 种群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产生物种群鉴定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AFLP指纹技术鉴定中国对虾种群方法。

背景技术: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长度多态性)是在RFLP和RAPD技术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先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基因组DNA酶切,产生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后,将其用双链人工接头相连接,再以人工接头的互补链为引物进行预扩增,选择性扩增所用引物是在接头互补链的基础上添加1-3个选择性核苷酸,对预扩增模板DNA进行选择性扩增之后,根据扩增片段长度的不同,检测选择性扩增产物的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自开始应用以来,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已经在海洋生物遗传学研究以及在对海洋生物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种质资源评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用AFLP方法得到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可靠且多态性丰富等优点,非常适合于种群的鉴定。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黄、渤海的主要经济虾类。由于中国对虾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从1986年开始,我国每年在渤海、黄海北部和山东半岛南部进行人工培育苗种的放流,年放流规模达10亿尾以上。但由于中国对虾的长距离洄游习性,不同地点放流的个体会在越冬场形成混合种群。因此,明确混合种群中中国对虾来源对于渔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十分重要。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鉴定中国对虾种群归属的分子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AFLP指纹技术鉴定中国对虾种群方法,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个用于鉴定中国对虾种群的引物组,包括有四对引物,每对引物的正向引物、反向引物的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和SEQID NO:2、SEQ ID NO:1和SEQ ID NO:3、SEQ ID NO:4和SEQ ID NO:5、SEQ ID NO:6和SEQ ID NO:7。

本发明的引物组用于对中国对虾种群进行遗传鉴定,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2)酶切反应;用EcoR I和Mse I对1)中的DNA进行酶切

3)连接反应:将2)中获得的酶切产物连接上EcoR I接头和Mse I接头;

4)预扩增反应:用EcoR I preprimer和Mse I preprimer对3)中获得的连接产物进行预扩增;

5)选择性扩增:将预扩增产物稀释后,分别用SEQ ID NO:1和SEQ ID NO:2、SEQ ID NO:1和SEQ ID NO:3、SEQ ID NO:4和SEQ ID NO:5、SEQ IDNO:6和SEQ ID NO:7的引物对进行扩增;且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NO:4、SEQ ID NO:6的引物的5′用FAM荧光标记;

6)结果分析:将步骤5)的扩增产物用ABI3730条带分型,读取结果后进行种群分析。

上述的EcoR I preprimer和Mse I preprimer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8、SEQ ID NO:9。

通过本发明筛选出的引物组合,可以确定自然海域中国对虾种群的来源和归属地,有利于界定不同产卵场对中国对虾种群的贡献值。中国对虾在中日韩共享海域中分布广泛,根据本发明筛选的引物组合能够确定来源于不同产卵水域对共管水域资源的贡献,界定资源归属比例和应获捕捞配额,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保护我国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可按常规条件,如J.萨姆布鲁克(Sambrook)等编写的《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所述的条件来进行操作。

申请人在长期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种群的AFLP分析,筛选到了可以有效的对中国对虾种群进行鉴定的引物对组合,利用本发明的引物组对中国对虾种群进行鉴定,步骤如下:

1、基因组DNA提取

提取中国对虾的全基因组DNA,保存于-20℃备用。

2、酶切反应

酶切反应体系共20μL:基因组DNA约100ng、0.1μL Trul Ι(10u/μl)、0.1μLEcoR I(10u/μl)以及4.0μL 10×Y+/Tango buffer,加超纯水至20μL,于恒温设备中65℃酶切,时间不少于6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