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85465.X | 申请日: | 2012-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何裕建;袁龙飞;周影;蔡波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裕建;袁龙飞;周影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油 极性 组分 可视化 快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能够用于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能识别极性分子(包括阴阳离子)和双亲分子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环糊精分子等修饰到纳米金粒子上制成复合探针溶液,探针溶液在弱碱性(pH8.5左右)条件下与食用油进行手动混匀后,观察水相和油相溶液颜色变化及分层时间来快速定性与定量检测油中极性物质的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食用油中含有的极性组分包括极性小分子与极性双亲分子分别能够与探针发生较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进而通过相转移将纳米金探针由下层水相转至上层油相产生颜色的明显变化,即可对食用油中极性组分进行可视化定性与定量检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了纳米粒子修饰了分子探针后的高富集性、相转移功能和探针分子对油中极性分子和双亲分子的非共价作用(如配位、H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粒子修饰了分子探针后的高富集性明显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这些纳米粒子包括但不限于纳米金粒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修饰到纳米粒子上的探针分子能对油中极性分子和双亲分子均进行有效的非共价作用(如配位、H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等),这些探针分子包括但不限于能识别极性分子(包括阴阳离子)和双亲分子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环糊精分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弱碱性缓冲溶液是阳离子纳米粒子复合探针与食用油中极性物质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弱酸性缓冲溶液是阴离子纳米粒子复合探针与食用油中极性物质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裕建;袁龙飞;周影,未经何裕建;袁龙飞;周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4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D和3D切换式眼镜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塑料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