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泵流量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4664.9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5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宇 |
主分类号: | F15B21/00 | 分类号: | F15B21/00;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泵流量自动控制系统,适用于工程机械中各类液压汽车起重机定量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起重机主机厂生产的起重机所使用的起重机比例多路阀基本上都是需要一个待命压力,而待命压力过低会影响阀的流量,过高就会导致中位待命压损过大;在起重机伸缩与变幅的小腔工作时,往往需要的流量较小,而目前的产品中,大部分是全流量供油,导致多余的流量高压溢流,造成能耗损失很大;在液压手柄控制的起重机中,会需要控制组合阀,来控制整个起重机的工作,这就增加了成本,还有管路更加复杂,在维修的时候,排查的力度非常的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耗低、成本低、操作简单及运行平稳的双泵流量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泵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有位于两端的一泵进油联和二泵进油联、位于中间的过渡联,过渡联与一泵进油联、二泵进油联之间分别配置有伸缩变幅联和主副卷联;过渡联内置有梭阀和控制压力油道、通断的主路换向阀,伸缩变幅联配有第一伸缩油路口和第一变幅油路口,且第一伸缩油路口、第一变幅油路口分别与梭阀输入口连接,梭阀输出口与主路换向阀驱动端连接;一泵进油联内置有一泵溢流阀,二泵进油联内置有二泵溢流阀;基本联采用双联结构,由于厚度的增加,阀体组装拼紧的过程中,减少了由于阀体变形而导致的阀杆卡滞现象;阀组A、B口与补偿器位置不处于同一平面上,A、B口之间无其他元件阻隔。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过渡联内置有第一遥控阀、第二遥控阀;第一遥控阀进口与一泵溢流阀的遥控口连接,第一遥控阀出口与泄漏油道连接;第二遥控阀进口与二泵溢流阀的遥控口连接,第二遥控阀出口与泄漏油道连接。
上述的第一遥控阀驱动端、第二遥控阀驱动端管路之间配有中间转接阀,且该中间转接阀的驱动端与梭阀输出口连接。
上述的第一遥控阀驱动端还连接有背压阀,该背压阀出口与泄漏油道连接。
上述的伸缩变幅联、主副卷联内均配有单元比例阀,每一单元比例阀的两驱动端均配有控制油路,且每一控制油路、旁路经单向阀与第一遥控阀、第二遥控阀驱动端连接。
上述的单元比例阀均配套有单元比例补偿阀,该单元比例补偿阀一控制端均与对应的敏感回路、连接。
上述的一泵进油联中压力油道上连接有第一三通流量阀,该第一三通流量阀输出端与敏感回路连接。
上述的二泵进油联中压力油道上连接有第二三通流量阀,该第二三通流量阀输出端与敏感回路连接,且敏感回路、相接于主路换向阀上。
上述的单元比例阀控制油路上能串联有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阀,一输入口与对应的控制油路连接,二输出口分别与对应单元比例阀驱动端、泄漏油道连接。
上述的伸缩变幅联配有第二伸缩油路口,主副卷联配有副卷油路口、主卷油路口;第二伸缩油路口、第一变幅油路口、副卷油路口、主卷油路口旁路连接有二级溢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有位于两端的一泵进油联和二泵进油联、位于中间的过渡联,过渡联与一泵进油联、二泵进油联之间分别配置有伸缩变幅联和主副卷联;过渡联内置有梭阀和控制压力油道、通断的主路换向阀,伸缩变幅联配有第一伸缩油路口和第一变幅油路口,且第一伸缩油路口、第一变幅油路口分别与梭阀输入口连接,梭阀输出口与主路换向阀驱动端连接;一泵进油联内置有一泵溢流阀,二泵进油联内置有二泵溢流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阻尼器采用螺纹旋入式,并带过滤网,方便拆装更换,又可免于阻尼容易堵住的困扰;基本联采用双联结构,由于厚度的增加,阀体组装拼紧的过程中,减少了由于阀体变形而导致的阀杆卡滞现象;能耗低,维修简单,操作方便,布管简单,也大大降低了起重机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泵进油联进油联的左视示意图;
图2a是图2中A-A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F-F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伸缩变幅剖视图;
图3a是图3的左视示意图;
图3b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3c是图3a中B-B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过渡联剖视图;
图4a是图4的右视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L-L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宇,未经卢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电机组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汽轮机凝结水余热回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