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果蔬发酵制备乙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4594.7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峥岩;梅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峥岩;梅天雄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酵 制备 乙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果蔬发酵制备乙醇的方法,该方法特别用于白酒或酒精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白酒或酒精的生产大多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粮食消耗量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价的飙升。为此,目前出现了利用水果、蔬菜类植物来制备乙醇,以果蔬作为主要原料不仅不受种植条件限制,资源丰富,成功的替代了粮食,极大降低了粮食的消耗量,还具有乙醇产量高、乙醇制备成本低的优点。同等分量下,100kg粮食(玉米计)产50%(v/v)酒精约为50kg,粮食成本约为200~300元;100kg薯类作物产50%(v/v)酒精约为35kg,薯类作物成本约为90~100元;100kg橘子作物产50%(v/v)酒精约为19kg,水果类作物成本约80~90元;100kg薯类作物与橘子作物综合生产,产50%(v/v)酒精约为30KG,薯类、水果类作物综合成本约80~90元。
现阶段,人们在利用果蔬发酵制备乙醇的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的《生料优质白酒实用生产技术》中提供了如下制备方法:原料(高粱、大米、玉米、薯类、野生植物等富含淀粉的淀粉质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槽→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即便如此,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粮食、薯类、水果类作物在生产乙醇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产出率低、原料浪费严重、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现有技术产出率、简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的利用果蔬发酵制备乙醇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果蔬发酵制备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烫漂:将筛选、洗净的果蔬放到温度为95℃~100℃的热水中,烫漂30~60秒,然后剥去果皮和/或除去种子;
2)榨汁:将步骤1)所得的果蔬榨汁后过滤,得到果蔬汁;
3)杀菌:将步骤2)所得的果蔬汁置入温度为70℃~75℃的水浴(水浴是指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的一种加热方法,一般是将被加热物质的器皿放入水中加热。因为,水的沸点为100℃,因此该法适于100℃以下的加热温度。)中进行杀菌处理;
4)发酵:将步骤3)所得的杀菌后的果蔬汁倒入容器中密封,然后通入蒸汽加热至85℃~90℃,保持1~2分钟后再冷却至30℃~35℃,接着将果蔬汁倒入发酵装置内,接入微生物酶制剂,搅拌均匀,进行发酵;
5)蒸馏:将步骤4)所得发酵产物进行蒸馏,蒸馏出来的液体即为乙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工艺简单,节省了原料、燃料、人力和生产用地等成本,并较大幅度提高了现有技术中的乙醇产出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1)所述果蔬为红薯、马铃薯、木薯、甜橙、蜜橘或红橘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2)所述过滤用筛孔的直径为0.3毫米~0.8毫米。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果蔬汁的倒入量小于容器容积的70%。
进一步,步骤4)所述的微生物酶制剂的接入量为发酵装置内所述果蔬汁质量的1%~2%。
进一步,步骤4)中,在接入微生物酶制剂之后、进行发酵之前,还须加入占发酵装置内所述果蔬汁质量3%~6%的抑菌剂。
进一步,所述抑菌剂为青霉素或亚硫酸。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微生物酶制剂为淀粉酶、糖化酶、异淀粉酶、β-淀粉酶、麦芽糖酶、磷酸酯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酵母菌胞内酶、脂肪酶、酯化酶、单宁酶、果胶酶或氧化还原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其中,所述微生物酶制剂是由各种特殊方法提取和培育,经筛选后所得的特有菌种,并以不同比例进行配备组合而成,经过特殊专用的设备,在一定温度、压力、湿度的作用下得出的微生物酶制剂。利用所述微生物酶制剂进行深度发酵,可使乙醇产量提高10%~20%。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特征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所用微生物酶制剂进行深度发酵,可使产出率较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步骤4)中,发酵温度控制在18℃~28℃,发酵时间为7~15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峥岩;梅天雄,未经朱峥岩;梅天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