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药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4151.8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有旺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498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山药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代用茶,是指对人体有明显保健功能、非山茶科以及代茶饮用的原料制成的初加工茶、再加工茶以及深加工茶。在我国,代用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对人类健康有益,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代用茶的研究与生产随之兴起,而且迅速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当今代用茶每年以10%速度在增长,各国正在大力开发代用茶。有关专家认为,继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大之后,代用茶饮料有望成为21世纪饮料市场的主流产品,而以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代用茶将成为饮料市场的新亮点。
我国山药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山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非常有价值开发的天然功能植物资源,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的块茎,属多年生缠绕草木植物。山药,原名薯蓣,又称怀山药、淮山药、淮山、薯药、玉芋等。山药既是一味重要中药,又是一种常见蔬菜,因其卓越的药用保健功效和糯香可口的风味品质而深得世人的喜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功用概括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5个主要方面。山药产量很高,又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营养成分全面,以干品计算较之谷物也毫不逊色,因而又是国际性的重要粮食作物。
山药叶的内含成分与山药地下茎类似,也富含多糖,古代和现在都有用 山药叶做菜 ,因此完全可以开发其做代茶饮品。目前对山药叶的研究非常少,更没有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报导,而且山药资源目前仅是利用地下茎,而资源量巨大的地上部分-藤叶完全没有利用,造成了这种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的自然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药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山药叶为原料开发出一种代茶饮品,为山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创了新途径,开发出一种绿茶型山药叶茶,丰富了代茶饮品种类,可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促进山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山药叶茶,它是以山药叶为原料制作而成。
一种山药叶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
a、 采取新鲜山药叶,将叶形长大于 3cm 的山药叶横切成1 cm -3cm宽 的叶片 ,若是细嫩的山药叶无需预处理;
b、将步骤a所得山药叶,以120℃-280℃杀青1min-7min,杀青叶及时摊开冷却,杀青叶应无爆点和任何焦糊现象;杀青叶冷却放置10 min -25min后,以120℃-240℃杀二青1min-4min,杀青叶及时摊开冷却回潮;
c、将步骤b所得杀二青叶回潮 30 min - 50min ,放入揉捻机中揉捻8min-15min;
d、将步骤c所得山药叶进行做形干燥,做形的过程中,边干燥,直至成品含水量为8%-10%;
e、将步骤d所得的山药叶进行提香,在70 ℃ -90℃下炒或烘3min-5min,快速出叶,迅速冷却;再进行筛选、包装。
本发明以山药叶为原料制作成山药叶茶,可以将山药叶茶做成颗粒形或扁形,细嫩的山药叶原料还可以做成条形、卷曲形;可以是手工做形,也可以采用机械做形; 还可以经蒸压成圆饼、心形、钱币形等各种形状的茶产品。山药叶茶干色翠绿成形,汤色碧绿清澈明亮,茶汤带有山药叶的清香、略显栗香,滋味甘甜, 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保健功效显著,是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之一,将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本发明首次以山药叶为原料开发出一种代茶饮品,为山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创了新途径;首次开发出一种绿茶型山药叶茶,丰富了代茶饮品种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山药叶茶加工与传统绿茶加工有一定区别,不需进行鲜叶摊放,要求杀二青,而且揉捻必须是以轻揉为主。
山药内含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如黏蛋白、尿囊素、淀粉、氨基酸、脂肪酸、丰富的微量元素Zn、Fe、Mn、Cu、Se和常量元素Ca以及山药多糖。其中山药多糖是目前公认的山药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节血糖等作用。山药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如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调节脾胃功能、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抗肿瘤、抗突变作用、碳酸酐酶样活性、以及其他保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有旺,未经李有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泡冬桑叶薄荷茶
- 下一篇:一种利用蚯蚓生物分解畜禽粪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