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运输车的液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2719.2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明;闫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龚海军;何秀明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运输车,尤其是具有多个储液舱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
背景技术
目前,罐式车辆有时需要运输两种液体,例如两种油品,罐体内部结构需要设计成两舱或多舱,传统的两舱布置为前后布置或左右布置;一般装液体均为顺序装液体,即装满一舱再装另一舱。在装液体过程中,如果是左右布置,即出现轮荷不均;如果是前后布置,即出现轴荷不均;二者均对车辆寿命造成影响,关键是更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在两种液体运输中,需要一种时刻满足车辆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的均衡液体运输车的液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均衡液体运输车的液罐设计,使运输两种液体的罐式车辆在装液体、卸液体和运输液体时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避免在装液体、卸液体和运输液体的过程中出现轮荷不均或轴荷不均,从而使整车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包括罐体、导流槽、隔舱板,左侧舱、中间舱、右侧舱和第一孔,在液罐内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各设置一个隔舱板,所述隔舱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左侧舱、中间舱和右侧舱,左侧舱和右侧舱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左侧舱的形状和尺寸与右侧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侧舱的容积和右侧舱的容积相等;在罐体下部设有与左侧舱和右侧舱连接的第一导流槽,在与第一导流槽相连接的左侧舱下部和右侧舱下部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在罐体上开有多个第一孔,所述的第一孔与第一导流槽连通,使左侧舱的液体和右侧舱的液体在第一导流槽内贯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罐体上所开的所述第一孔将左侧舱液体和右侧舱液体引入第一导流槽内,实现左侧舱液体和右侧舱液体在第一导流槽汇合,使左侧舱的液体和右侧舱的液体在第一导流槽内贯通,从而左侧舱和右侧舱能装有同一种液体。而且,左侧舱和右侧舱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左侧舱的形状和尺寸与右侧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侧舱和右侧舱的容积相等,从而实现装液体、卸液体和运输液体时左侧舱和右侧舱都有相同容积的液体,左右轮荷和前后轴荷均衡。
在罐体下部设置与中间舱连接的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导流槽设置在罐体的不同位置,在与第二导流槽相连接的中间舱下部在罐体上开有多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第二导流槽连通。因而中间舱的液体与第二导流槽的液体贯通,通过第二导流槽对中间舱装液体和卸液体。中间舱中装的液体可以与左侧舱和右侧舱装的液体不同。
液罐由罐体下部的罐座支撑并固定在汽车底盘之上,液罐内设有横向防波板,每个舱中均设有人孔,方便罐体制作和使用中进行罐内检修,左侧舱和右侧舱上部设有通气孔安装呼吸阀、中间舱人孔盖板上设有呼吸阀,用于装液体时排出空气,在卸液体时吸入空气,以防止罐内形成真空。
第一导流槽下部设有第一进出液口法兰;第一进出液口法兰与运输车的第一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进行液罐左侧舱和右侧舱的装液体和卸液体。第二导流槽下部设有第二进出液口法兰,第二进出液口法兰与第二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进行液罐中间舱的装液体和卸液体。
由于左侧舱和右侧舱已经实现了左右轮荷和前后轴荷均衡,而中间舱在液罐中间,因此,这种结构,可以保征,无论罐内左右舱装液体,还是罐内中间舱装液体,甚至罐内左右舱、中间舱同时装液体过程中,罐体质心水平位置不发生变化,轴荷与轮荷满足设计要求,最终达到安全行车。从本质上解决了目前国内外车载双品种液体的罐式车辆,在装、卸、运过程中,轮荷或轴荷比例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应说明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示意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没有包括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去掉罐座后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I部放大图。
图中:1-罐体,2-横向防波板,3-中间舱人孔,4-左/右侧舱呼吸阀法兰,5-隔舱板,6-横梁加强板,7-罐座,8-第一导流槽,9-第二导流槽,10-纵向加强板,11-左/右侧舱人孔法兰,12-左/右侧舱人孔盖板,13-左/右侧舱人孔补强板,14a-第一进出液口法兰,14b-第二进出液口法兰,15-第一导流槽加强板,16-左侧舱,17-中间舱,18-右侧舱,19-左侧舱和右侧舱人孔,20-第一孔,21-第二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