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凝胶的核酸等温扩增试剂的保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918.6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利;黄倢;史成银;梁艳;王勤涛;李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曾庆国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凝胶 核酸 等温 扩增 试剂 保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试剂保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化试剂组合物的保存方法,确切地说是分子生物学中核酸等温扩增反应试剂及试剂混合物的常温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20年里,以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为代表的核酸扩增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应用。最近几年,产生了一系列新型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这些技术或基于DNA/RNA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的新发现,或者利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核酸酶来实现恒温条件下对目标核酸的扩增;无论在实际操作还是在仪器要求方面,这些等温扩增技术都比PCR技术更简单和廉价,从而更容易被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在核酸检测及诊断领域,等温扩增技术正逐渐成为PCR技术的替代方法而被广泛应用。利用等温扩增技术开发的各类检测及诊断产品在特异性、易用性、成本和方便性等方面具有PCR技术产品无可比拟的优势,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虽然等温扩增技术本身优势明显,但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产品在大规模应用过程中却面临一些问题的困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产品需要低温冷冻保存和运输。作为核酸扩增技术的一种,等温扩增也需要由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的参与,而酶生物活性的长期保持需要低温冷冻条件,同时等温扩增反应所需的寡聚核苷酸引物、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和反应缓冲液等均需在冷冻条件下贮存,并且反复冻融会使这些成份失效,所以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产品要求在低温冷冻条件进行运输和保存,这一方面增加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这些产品在不具备低温保存条件的环境或地区的应用。
对于大规模生产、商品化的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产品,为了保证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要求尽可能把各种反应试剂一次性添加和分装,并使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具备尽可能长的保质期限。因此,发明一种能够方便有效保存等温扩增反应试剂混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申请号为200810159414.3的发明专利“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试剂混合物的保存方法”公开了一种在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试剂混合物中添加干燥保护剂然后进行真空干燥或快速风干实现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试剂混合物常温长期保存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真空冷冻干燥仪或快速风干机等复杂的设备,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不是一种十分经济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酸等温扩增试剂的保存方法,能够使核酸等温扩增反应试剂的混合物在常温或室温长期保存,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保存方法,是将一种或几种核酸等温扩增反应液的组分包埋在凝胶内进行保存。
上述的凝胶,其熔点低于用于核酸等温扩增的聚合酶的灭活温度。
上述的凝胶,还包括有熔点高于用于核酸等温扩增的聚合酶的灭活温度的凝胶,这种高熔点的凝胶必须与熔点低于用于核酸等温扩增的聚合酶的灭活温度的凝胶同时添加,添加比例不高于熔点低于用于核酸等温扩增的聚合酶的灭活温度的凝胶质量的10%。
上述的核酸等温扩增反应液的组分为用于核酸等温扩增的聚合酶。
上述的核酸等温扩增反应液的组分还包括有引物、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和/或三磷酸核苷酸(NTP)、核酸等温扩增的聚合酶的反应缓冲液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聚合酶为DNA聚合酶和/或RNA逆转录酶。
上述的聚合酶为DNA聚合酶和/或RNA聚合酶。
核酸等温扩增的聚合酶的反应缓冲液为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的反应缓冲液、链替代扩增反应缓冲液或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缓冲液。
本发明的保存方法,一种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可形成凝胶的物质添加到核酸等温扩增反应液的组分中,然后在低于核酸等温扩增聚合酶的灭活温度下将凝胶熔解,最后冷却凝固凝胶进行保存。
本发明的保存方法,另一种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可形成凝胶的物质与水混合加热使之溶解配成浓缩的母液,然后将浓缩的母液加入到核酸等温扩增反应液的组分中,最后让温度下降使混合物由液态凝固为固态或半固态的凝胶进行保存。
上述的可形成凝胶的物质在核酸等温扩增反应液的组分中的添加浓度质量体积百分比g/ml为0.01%~30%。
上述的可形成凝胶的物质为能形成凝胶的多糖类物质和/或明胶类物质。
上述的可形成凝胶的物质为能形成凝胶的人工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