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辆的绝缘监测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332.8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元章;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车辆 绝缘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绝缘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的长短。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6伏。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伏,安全电流为10mA,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照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电动车辆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在本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电动车辆所采用的动力部分的驱动电压大部分都在36VDC(VOLT Direct Current)以上,有的高达500VDC,远远超过安全电压的级别,因此,电动车辆的动力系统需要有非常可靠的绝缘性,以保证电动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安全。一般的,使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提高绝缘性,并防止触电。良好绝缘性可以保证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全运行。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但是,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绝缘层破裂、空气潮湿、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电气部件绝缘性能降低。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电动车辆动力系统100的电路示意图。所述电动车辆动力系统100包括电池组Vb、电容C、控制电路110和电机M。所述电池组Vb为车辆的能量来源,一般电压有48V、60V、72V,甚至400V,因此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又称之为动力高压系统,该动力高压系统的电流形成的回路可以称之为动力高压回路。电容C的一端连接电池组Vb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池组Vb的负极,所述控制电路110通过母线L1和母线L2分别与电池组Vb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所述电容C为电机M的运行提供无功电流以降低主接触器直接吸合时对主触点的损伤。所述控制电路110作为能量转换的控制开关,控制电池组Vb提供给电机M的电能。电机M为机电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请参考图2A所示,其为当动力系统绝缘性能处于正常状态时,动力高压回路210与整车低压回路220的电路示意图,其中整车低压回路220是指车辆控制系统的电路回路,其电压为12V左右的低压。所述动力高压回路210和所述整车低压回路220各自形成独立的电流通道,两个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足够大,可以认为两个回路处于绝缘状态。
请参考图2B所示,其为当动力系统绝缘性能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时,所述动力高压回路210与整车低压回路220的电路示意图。此时,两个回路可能在某一个点上出现了电气连接,比如节点A与节点A’电性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出现器件损坏或者意外事故。
请参考图2C所示,其为当动力系统绝缘性能处于另一种非正常状态时,所述动力高压回路210与整车低压回路220的电路示意图。其表示两个回路中有两处于电气连接状态,比如节点A与节点A’电性连接,节点B与节点B’电性连接,此时所述动力高压回路210会对所述整车低压回路220的器件产生压降,该压降会导致所述低压回路出现器件损毁或者整车出现意外,比如,如果与人体形成回路则有可能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电动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绝缘监测。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绝缘监测装置,其可以监测动力系统的绝缘情况,从而保证系统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绝缘监测方法,其可以监测动力系统的绝缘情况,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车辆的绝缘监测装置,其包括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在所述电动车辆动力系统的电路回路中设置有第一绝缘检测点和第二绝缘检测点。所述绝缘监测装置还包括绝缘监测模块,所述绝缘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检测控制端口、第二检测控制端口、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检测电源和第二检测电源。
其中第一检测控制端口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绝缘检测点相连接,该第一检测控制端口的第二连接端经由第一电阻连接第一检测电源的负极,第一检测电源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检测控制端口的第二连接端相连,第二检测控制端口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绝缘检测点相连,该第二检测控制端口的第二连接端经由第二电阻连接第二检测电源的正极,第二检测电源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检测控制端口的第二连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