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加工中心的光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77167.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斌盛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7/00 | 分类号: | B23Q37/00;B23Q1/01;B23Q11/00;B23P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5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加工 中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式加工中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的光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模具、航空、航天、电子、塑料、合金工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手动铣床已不能满足加工制造业的需求。虽然我国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进口数量都在逐年递增,但仍然满足不了国内加工业的需求。因此,加速开发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是国内各专业制造商的当务之急和重点发展方向。
虽然国内外立式加工中心规格、性能、用途和售价有很大的差异,但在结构上都大同小异,同类规格的产品比较,主要是在整机刚性和稳定性方面,加工精度和切削速度方面,排屑和防漏方面,外观造型和控制系统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改进和提高,中小型规格的产品,目前普遍存在精度的稳定性较低,防泄漏性能、冷却液和润滑油的回收效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立式加工中的光机属于三轴硬轨,即三轴导轨采用滑动导轨副(铸铁高频淬火+贴塑),无任何电机、电器、控制箱、水箱及外围板金护罩配置的主机。该光机结构经过配置电机、控制系统、刀库、气路控制、液路控制和外围板金护罩,就可成为一台完整的立式加工中心。
该立式加工中心广泛适用于机械制造业、模具制造业及其它行业加工箱体类、盘类件、壳体及模具等复杂零件。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可连续完成铣、钻、镗、铰等多种工序的加工。可单台使用,亦可多台组成生产流水线加工零件。
但是现有立式加工中心的光机采用X轴在上,Y轴在下的十字结构,其底座的尺寸较小,滑鞍的尺寸较大,即固定部分质量重,移动部分质量轻,这样结构的光机运行起来容易抖动,不稳定,从而影响到加工精度。另外该结构的光机三轴方向上的导轨跨距较小,造成底座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拖链,光栅尺等 部件无法安装到护罩内部。再者现有的光机一般采用单侧螺旋排屑结构,无法及时排屑,从而影响到光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立式加工中心的光机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立式加工中心的光机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来实现:
立式加工中心的光机结构,包括床身和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以及滑鞍、工作台、主轴箱、滑轮、X轴传动机构、Y轴传动机构、Z轴传动机构、重锤平衡装置,所述Z轴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主轴箱滑动配置在所述立柱上且与所述Z轴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重锤平衡装置配置在所述立柱上且通过绕过所述滑轮的钢丝绳与所述主轴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传动机构安装在床身上,在所述床身主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一对X轴导轨;所述滑鞍滑动配置在所述床身的一对X轴导轨上且与所述X轴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滑鞍上平行间隔设置有一对Y轴导轨和Y轴传动机构,所述工作台滑动配置在所述滑鞍的一对Y轴导轨上且与所述Y轴传动机构驱动连接,其中所述X轴传动机构在下,Y轴传动机构在上。
所述床身,包括床身主体,所述床身主体具有一用以安装大护罩的床身底盘连接面和用以安装立柱的立柱结合面;在所述床身主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一对X轴导轨,一对X轴导轨之间的空间为拖链光栅尺安装空间,在所述拖链光栅尺安装空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挡油板,在所述拖链光栅尺安装空间内设置有一内部走线孔,所述内部走线孔顶面高于左、右挡油板顶面;在一对X轴导轨的右端设置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的导屑斜坡,左端设置有油水分离设备,同时在左挡油板上开设有一与拖链光栅尺安装空间连通的导油孔,该导油孔与所述油水分离设备通过软管连通;在每一X轴导轨的底轨面上开设有一条导油槽,在每一X轴导轨的左端开设有一与拖链光栅尺安装空间连通的回油孔,所述导油槽的右端高于导屑斜坡的最低点,导油槽的左端与所述回油孔连通;在一对X轴导轨的外侧各开设有一条用以安装螺旋排屑机的螺旋排屑槽,该螺旋排屑槽与导屑斜坡连接,每一螺旋排屑槽安装有一个螺旋排屑机。
为了防止立柱内部进水无法排除,在所述立柱结合面内设置有回流空间。
在一对Y轴导轨外侧均设置有一套防水防屑构件。
所述防水防屑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滑鞍上的第一挡板和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开口朝向Y轴导轨的U形防水防屑槽,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设置有一防水防屑边,所述防水防屑边延伸进所述的U形防水防屑槽内。
所述第一挡板上的防水防屑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部件的长度同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斌盛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斌盛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