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啤酒糟和米糠粕的饲用微生态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743.5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友;杨胜利;李萍萍;谢永明;施海峰;倪忠;谭小力;崔凤杰;崔恒林;齐向辉;王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A23K1/1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啤酒 米糠 饲用微 生态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用微生态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纤维质的酿造废弃物的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啤酒大国,年产啤酒糟1千万吨以上,啤酒糟含有丰富蛋白质(25-35%)、纤维素(14-25%)、脂类(6—10%)、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其水分含量高,不易贮存,一旦滞销很容易霉烂、腐败而影响环境。目前国内一些啤酒生产企业将啤酒糟直接干燥处理,用于饲料出售,不仅能耗大,这种饲料中的非蛋白氮和无机氮不能被饲养动物有效利用,纤维素也阻碍了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啤酒糟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公开专利CN1745647A以废酵母和黑曲霉接种啤酒糟发酵,公开专利CN101779749A以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接种啤酒糟发酵,这些菌种对纤维素降解都不彻底,霉菌发酵后霉味明显,降低饲料的适口,产品需要干燥处理,能耗大,特别是益生菌种类少,存活率低,益生效果很小。公开专利CN101139560A以乳酸杆菌,枯草杆菌和奇异酵母接种啤酒糟发酵,这些菌种对纤维素降解都不彻底,发酵只有一步,需氧和厌氧发酵没有分开,发酵效果不好,啤酒糟需要风干后再配料,重新加蒸馏水,过程烦长,不适合产业化。公开专利CN101584376A和CN101139560A以粗糙脉孢菌为纤维素降解菌,有不错的降解能力,但啤酒糟先烘干,能耗太大,粗糙脉孢菌作为产品成份给畜禽吃,适口性不好,菌本身不是农业部批准的益生菌,虽然后者有乳酸菌加入,但一步发酵,需氧和厌氧矛盾,乳酸菌菌体生长不好,加上这些产品都要干燥处理,菌体一般已死,益生菌效果不明显。
对于啤酒糟含水分较多,最好用其它含水分很少的工农业副产物调节水分为好,如米糠,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由种皮、果皮、外胚乳和糊粉层组成。米糠营养丰富,其中富含水分、粗蛋白质(12-15%)、粗脂肪(6-18%)、粗纤维(6-16%),水溶性多糖、维生素、还含有油酸、亚油酸、磷脂等脂肪酸以及各种矿物质。中国是稻谷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米糠也在千万吨以上,米糠饲用时,一般是直接投料饲喂,但是由于米糠粗纤维过高,糠质干燥,难以消化,会吸收肠道内过多的水分,如果饲喂过多再加上饮水不足和管理不善,极易引起猪便秘。再者,米糠含有其它一些抗营养因子,例如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rypsininhibitor,TI)。因此,米糠经过适当处理后,饲用效果可能更好,公开专利CN102334611A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公开专利CN102356815A接入酵素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嗜乳酸杆菌,这些菌对米糠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有限,而且后者需氧菌和厌氧菌一步发酵,效果不好。这些发酵产品都要干燥处理,能耗大,益生菌菌酶保存率低,饲用效果不佳,不利于产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生产一种基于啤酒糟、米糠粕的高效极低成本的饲用微生态制剂,添加量大,可达5-30%,综合营养丰富,也称微生物饲料蛋白,成品中益生菌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活菌数60亿以上cfu/g,功能酶、营养物质丰富,必需氨基酸匀恒,饲养效果显著,价廉物美,保存期长,市场容量大,环境友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啤酒糟和米糠的微生态制剂是以啤酒糟为主要氮源兼部分碳源,以米糠为主要碳源兼氮源,经食品级脉孢霉一期发酵预处理,充分降解稻壳来源的米糠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及啤酒糟中的粗纤维,再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同时补料添加部分米糠粕和少量豆粕进行二期发酵,最后再添加部分米糠粕和少量豆粕作为氮源兼碳源,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即三期发酵获得成品。
本发明所有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锯缘青蟹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