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啤酒糟和米糠粕的饲用微生态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743.5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友;杨胜利;李萍萍;谢永明;施海峰;倪忠;谭小力;崔凤杰;崔恒林;齐向辉;王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A23K1/1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啤酒 米糠 饲用微 生态 制剂 | ||
1. 一种基于啤酒糟和米糠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以啤酒糟和米糠经食品级霉菌一期发酵预处理,再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同时补料添加部分米糠和豆粕进行二期发酵,最后再添加部分米糠和少量豆粕作为氮源兼部分碳源,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即三期发酵获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所述预处理中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粉碎后的湿啤酒糟占培养基总质量40-90%,米糠粕占10-60%,硝酸氨占0.1-3%,尿素占0.1-3%,碳酸钙占0.1-5%,磷酸二氢钾0.1-3%,硫酸镁0.01-1%,培养基最终含水量为55-70%;
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活菌总数为1×107 cfu/ml以上,以1-10%(重量)接种量接到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再固态发酵产生固态霉菌种子,以1-15%接种量接到白酒糟培养基中,进行24-72h的一期发酵,进入连续生产阶段,接种种子为上次预处理的固态培养基,按1-20%接种量接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所述二期发酵培养基由一期发酵预处理的固态菌剂再加10-30%米糠粕和1-20%的豆粕组成,含水量为45-55%;
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比例为(1:1)~(1:4),活菌总数为2×107 cfu/ml以上,以1-10%(重量)接种量接到部分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再固态发酵产生固态种子,以1-15%接种量接到另外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12-48h二期发酵;进入连续生产阶段,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的剩余固态菌剂,按1-20%接种量,接种二期发酵培养基上,这样循环利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饲料,其特征是所述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的固态菌剂再加1-40%米糠粕和1-30%豆粕组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含水量为30-35%,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1:4),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5×10-7 cfu/ml以上,以1-15%(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充分后,装入单向膜厌氧袋,常温下保存,即进行三期厌氧发酵;发酵一个月后,以此成品为种子,按1-20%接种量,接到上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充分后,装入单向膜厌氧袋,常温下保存,即进行三期厌氧发酵,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所述啤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大约20到100目左右。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所述霉菌为: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中间脉孢霉(Neurospora intermedia) 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酵母菌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双歧杆菌为: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7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锯缘青蟹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