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394.7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于闯;李博鹏;李清泉;罗大国;陈勇;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感觉 增强 装置 | ||
1.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汽车变速器包括一个壳体(1),壳体(1)上固设有选换挡盖(4),该选换挡盖(4)和壳体(1)上穿设有选换挡轴(2),其特征在于,本选换挡盖(4)和壳体(1)之间设有能够对选换挡轴(2)和选换挡盖(4)沿轴向产生作用力的弹簧组件,所述的选换挡轴(2)的外端还设有一个定位部(7),所述的壳体(1)和选换挡轴(2)外端之间设有当选换挡轴(2)沿其轴向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的定位部(7)的弹性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限位机构包括一个与壳体(1)相连且内部具有凹腔的座体(11),所述的凹腔贯穿该座体(11)的外端部,所述的凹腔外端处设有定位头(8),所述定位头(8)和凹腔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10)和定位头(8)之间设有垫片(9),所述的复位弹簧(10)的一端顶靠在垫片(9)上且另一端顶靠在凹腔底部,所述的垫片(9)的外端面上具有与定位头(8)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定位头(8)内端卡接在该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11)和壳体(1)之间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固连在壳体(1)上,所述的安装板上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的座体(11)穿设在该定位孔内,且该座体(11)的尾部具有挡沿,所述的挡沿扣接在定位孔的外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头(8)为一个球头或一个带圆弧头部的圆柱体,所述的凹槽为半球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7)为开设在选换挡轴(2)外端侧部的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分别具有倾斜的侧壁一(14)和侧壁二(15),所述的侧壁一(14)和侧壁二(15)相交形成槽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7)为开设在选换挡轴(2)外端侧部的单侧槽,所述的单侧槽具有倾斜的侧壁一(14)和侧壁二(15),所述的侧壁一(14)和侧壁二(15)相交形成槽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7)为一个固设在选换挡轴(2)外端侧部的凸缘(12),所述的凸缘(12)的侧部和选换挡轴(2)之间设有过渡面,所述的过渡面为圆弧面或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组件包括弹簧一(5)和弹簧二(3),所述的弹簧一(5)的两端分别顶靠在选换挡盖(4)和壳体(1)上,所述的选换挡轴(2)上具有一个轴肩(6),所述的弹簧二(3)的两端分别顶靠在轴肩(6)和壳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选换挡轴上的换挡感觉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肩(6)处设有一个限位板(13),所述的弹簧二(3)一端顶靠在限位板(13)上,所述的壳体(1)上固设有一个弹簧座,所述的弹簧一(5)和弹簧二(3)均设置在弹簧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3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电电流识别方法及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下一篇:防落石钢筋混凝土明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