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防伪标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5636.0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国;廖杰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1N21/64;G06K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020 广东省江门市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防伪 标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量子点进行防伪标识的方法,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根据各量子点的发射的波长及发射峰强度的差异来进行防伪标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量激增的今天,信息的安全和准确识别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伪已成为一个崭新的、不断发展的领域。目前现有的安全识别技术普遍存在制作流程复杂、价格昂贵、精度差、易破解、不稳定和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等多种技术缺陷,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信息安全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安全识别技术以用于防伪领域。虽然目前市面存在一些编码密度高,信息含量大的防伪标识,如常见的黑色二维条形码,但是其印制的内容可被直观的看见,且使用易得的台式复印机或印刷机就可以很容易复制,而现有的荧光油墨、防伪纤维虽能够做到信息的隐蔽式传递,但是它们的信息含量较少,无法满足大容量的信息需求。
“量子点”,又可称为半导体纳米晶,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量子点的粒径一般介于1~10nm之间,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量子点应用于防伪已有实例,如中国专利CN 102296486 A 《防伪安全带及施加该防伪安全带的防伪纸》、CN 102002365A《透明纳米荧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在隐形防伪产品中的应用》,都使用了量子点作为主要的防伪材料。但专利CN102296486A将包含量子点材料的光致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压敏材料和生物防伪材料组合仅应用于防伪纸,防伪范围相对比较窄;而专利CN 102002365A将量子点与包含稀土元素的无机纳米氧化物荧光粉、包含不饱和键的有机染料和有机发光小分子以及包含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分子组合用于隐形防伪领域,其主要通过荧光颜色及光谱扫描仪来鉴别,但是由于其包含多种的荧光材料,需要通过光学过滤器或光栅测量其荧光发射强度及特征光谱,相对流程复杂、精度不高,且防伪信息量不够丰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易被仿制、信息容量大、稳定性好的量子点防伪标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量子点防伪标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量子点油墨的制备:将不同结构和/或尺寸的量子点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透明油墨,混合均匀后制得能发射不同波长的量子点油墨;
防伪标识的载入:将上述制得的量子点油墨载入到待标记目标产品上,形成防伪标识,使所述防伪标识的各组成部分中至少部分区域含有一种以上的量子点;
防伪标识的检测及转换:通过光谱检测仪器读取各个组成部分中各个量子点的中心波长及各个量子点的发光强度的比值;将各量子点的中心波长及各量子点的发光强度的比值通过编码规则进行转换,得到一组特定的标识信息,并利用该信息来判断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