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75119.3 | 申请日: | 201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涛;狄增峰;卞建涛;薛忠营;魏星;张苗;王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1/8238 | 分类号: | H01L21/8238;H01L27/0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mos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MOS)晶体管可分为N沟道与P沟道两大类,P沟道硅MOS场效应晶体管在N型硅衬底上有两个P+区,分别叫做源极和漏极,两极之间不通导,栅极上加有足够的负电压(源极接地)时,栅极下的N型硅表面呈现P型反型层,成为连接源极和漏极的沟道。改变栅压可以改变沟道中的电子密度,从而改变沟道的电阻。这种MOS场效应晶体管称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如果N型硅衬底表面不加栅压就已存在P型反型层沟道,加上适当的偏压,可使沟道的电阻增大或减小。这样的MOS场效应晶体管称为P沟道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统称为PMOS晶体管。
P沟道MOS晶体管的空穴迁移率低,因而在MOS晶体管的几何尺寸和工作电压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PMOS晶体管的跨导小于N沟道MOS晶体管。此外,P沟道MOS晶体管阈值电压的绝对值一般偏高,要求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它的供电电源的电压大小和极性,与双极型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不兼容。PMOS因逻辑摆幅大,充电放电过程长,加之器件跨导小,所以工作速度更低,在NMOS电路(见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出现之后,多数已为NMOS电路所取代。只是,因PMOS电路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有些中规模和小规模数字控制电路仍采用PMOS电路技术。
CMOS由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它的特点是低功耗。由于CMOS中一对MOS组成的门电路在瞬间要么PMOS导通、要么NMOS导通、要么都截至,比线性的三极管(BJT)效率要高得多,因此功耗很低。因此,CMOS在半导体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也是当今半导体器件最重要的基本构件之一。
1965年,Gordon Moore做出“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随着时间指数增长,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每18个月翻一番”的预言。随着场效应管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其器件性能越来越高,工作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其特征尺寸已接近Si材料的极限。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来提高性能(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其中,引入新的沟道材料是主要革新途径。研究表明Ge具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Ⅲ-Ⅴ族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因此将上述沟道材料与当前半导体Si工艺集成已成为获得高性能CMOS器件的重要技术途径。
因此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低成本、高性能的混合材料沟道及CMOS器件的制备方法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低成本、高性能的混合材料沟道及CMOS器件的制备方法及一种高性能的CMOS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CMOS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至少包括步骤:1)提供一Si衬底,并于所述Si衬底上形成具有第一厚度的SiO2层;2)刻蚀所述SiO2层及Si衬底,形成至少一个达到第一深度的第一凹槽;并刻蚀所述SiO2层及Si衬底,形成至少一个达到第二深度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深度;3)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形成Ge层,且使所述第一凹槽内的Ge层的上表面高于所述Si衬底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内的Ge层的上表面低于所述Si衬底的上表面;4)于所述Ge层表面形成止刻层;5)于所述止刻层表面形成Ⅲ-Ⅴ族半导体层,且使所述第二凹槽内的Ⅲ-Ⅴ族半导体层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Ge层的上表面;6)刻蚀上述所得结构的表面直至露出所述第一凹槽内的Ge层,并使所述Ge层、SiO2层及Ⅲ-Ⅴ族半导体层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7)于所述Ge层制备PMOS器件,于所述Ⅲ-Ⅴ族半导体层制备NMOS器件。
在本发明的C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采用选择性外延技术形成所述Ge层、止刻层以及Ⅲ-Ⅴ族半导体层。
在本发明的C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所述Ⅲ-Ⅴ族半导体层的材料为GaN、GaP、GaAs、GaSb、AlN、AlP、AlAs、AlSb、InN、InP、InAs、InSb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的C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止刻层为SixGeyCzSn(1-x-y-z)层、组分不同于所述Ⅲ-Ⅴ族半导体层的第二Ⅲ-Ⅴ族半导体层、B或P掺杂的SiGe层、B或P掺杂的Ⅲ-Ⅴ族半导体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