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0437.0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62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源 数字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技术的发展,整车控制系统要求越来越智能化,另由于车载电器增多,为车载电器供电的DC-DC电源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车载DC-DC电源只是一个电压变换装置,整车控制系统无法了解DC-DC电源的工作状态,也无法控制DC-DC电源的输出。若整车控制系统能了解DC-DC电源的状态,不但提高了汽车电气系统的可维修性,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关闭或开启部分车载电器,提高汽车电气系统的可靠性;整车控制系统能控制DC-DC电源的输出,就可防止部分车载电器故障时影响整个车载电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所述装置盒体一侧设置有正极输入端与负极输入端,所述装置盒体另一侧设置有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其中:所述正极输入端与负极输入端各自的主通路连接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正极输入端与负极输入端各自的副通路连接处理模块的主输入端,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所述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各自的辅助端口连接处理模块的副输入端,所述的处理模块上设置有CAN通信端口。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正极输入端与负极输入端各自的副通路通过过压欠压采样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的主输入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各自的辅助端口通过电流电压采样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的副输入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处理模块的辅助端口通过电源基准给定模块连接DC-DC电源模块的辅助输入端。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处理模块为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上设置有CAN通信端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在不增加汽车电子线路硬件开销的情况下,利用汽车原有的CAN通信接口,使车载DC-DC电源和其余的车载电器一样,可接受整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并传送自身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整个汽车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图1是本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图3是电流电压采样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过压欠压采样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电源基准给定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处理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的一种车载电源数字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1,在装置盒体1一侧设置有正极输入端2与负极输入端3,且装置盒体1另一侧设置有正极输出端4与负极输出端5,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采用的正极输入端2与负极输入端各自的主通路连接DC-DC电源模块6的输入端,正极输入端2与负极输入端各自的副通路连接处理模块7的主输入端。具体来说,DC-DC电源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正极输出端4与负极输出端5。同时,正极输出端4与负极输出端5各自的辅助端口连接处理模块7的副输入端。并且,考虑到数据的通信便利,在处理模块7上设置有CAN通信端口8。
就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有效采集车载电源的工作数据,正极输入端2与负极输入端3各自的副通路通过过压欠压采样模块9连接处理模块7的主输入端。与之对应的是,正极输出端4与负极输出端5各自的辅助端口通过电流电压采样模块10连接处理模块7的副输入端。
进一步来看,为了实现基准比对,处理模块7的辅助端口通过电源基准给定模块11连接DC-DC电源模块6的辅助输入端。
同时,为了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免去干扰情况,本发明采用的处理模块7为单片机,该单片机上设置有CAN通信端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屏重工生产工艺
- 下一篇: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故障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