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机械机构驱动可扩展式圆桌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505.X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斌;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A47B1/00 | 分类号: | A47B1/00;A47B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械 机构 驱动 扩展 圆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机械机构驱动可扩展式圆桌,属于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改善人居环境的首要任务是为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随着社会日益发展,现代社会居住面积矛盾激化,在空间利用方面的创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在家里,我们都梦想许多家具能够自由变形,想变大时就变大,想变小时就变小,而且操作使用上不要太繁琐,一个简单的动作或按一按钮就能完成一切。目前市场上将方桌进行缩放的产品有许多,尽管使用上不是很方便,展开和叠放时比较麻烦,但产品类型还是比较多。就圆桌而言,由于其桌面形状的特殊性,限制了桌面的变化,目前市场上可改变其桌面大小的产品尽管种类没方桌多,也有不少。但是所有这些可变形的圆桌其共同的特点是,展开和折叠都很麻烦,需要手动多次拆装,使用中在安全性、可靠性、操作的灵活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经常拆卸连接件很容易坏,所以一般家庭都不愿购买这类看似方便的可变形式桌,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圆桌在变形拼接前后很难保证都为圆,从美观的角度讲,人们也不愿购买这类产品,这一问题也限制了圆桌类可变形式家具的发展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机械机构驱动可扩展式圆桌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新型机械机构驱动可扩展式圆桌,包括底座、桌面以及三维联动机构,所述桌面由可变形桌面和圈板组成,所述可变形桌面分割成13块,其中,中间一块为星形板,外围的12块分为6块扇形板和6块箭形板,并且将它们分别间隔排列,所述圈板在可变形桌面的下方,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所述三维联动机构包括3个轴套、12根连杆、12套直线导轨副、12根悬置支架、1个固定曲柄盘、1个中心轴组成;所述3个轴套、固定曲柄盘固定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3个轴套分为上层轴套、中层轴套、下层轴套,所述上层轴套的顶部为圆盘状,用于安装星形板,所述12根悬置支架分成6根上层悬置支架与6根下层悬置支架,所述6根上层悬置支架与中层轴套连接在相互之间成60度角的位置上,所述6根下层悬置支架与下层轴套连接在相互之间成60度角的位置上,所述12套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分别安装在12根悬置支架上,所述12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直线导轨副的滑块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曲柄盘铰接,所述6块扇形板和6块箭形板分别安装在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
上述圈板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为6套空间槽凸轮机构,所述空间槽凸轮机构包括轮子与凸轮槽部件,所述轮子均匀分布在圈板的内圈上,所述凸轮槽部件分别固定安装在6根上层悬置支架或者6根下层悬置支架的端部。
上述6套空间槽凸轮机构中的任意一套中设置了1个锁定装置,用于控制圈板升降的稳定。
上述上层轴套的中部沿圆周方向均布3个腰形孔,所述上层轴套的底部为第一轴向拨叉,所述中层轴套的顶部对应于上层轴套的第一轴向拨叉位置开设第一拨叉槽,所述中层轴套的中部设置第一空间凸轮槽,所述中层轴套的底部为第二轴向轴向拨叉;所述下层轴套的顶部对应于中间轴套的第二拨叉位置开设第二拨叉槽,所述下层轴套的中部设置第二空间凸轮槽。
上述中心轴上设置5个支撑轴,3个分别位于上层轴套的3个腰形孔,1个位于中层轴套的第一空间凸轮槽中,1个位于下层轴套的第二空间凸轮槽中,所述5个支撑轴均设置滚轮,所述第一空间凸轮槽、第二空间凸轮槽与支撑轴的滚轮接触并支撑。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通过三维联动机构的设计可以对圆桌的桌面进行展开和收缩,更主要的就是本发明可与根据需求,可用于任何大小的桌子的变形上,而且本发明还设计了特殊的带有空间凸轮槽的拨叉式轴套,使得圆桌在进行变形时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可变形桌面中的扇形板示意图;
图3为可变形桌面中的箭形板示意图;
图4为可变形桌面中的星形板示意图;
图5为可变形桌面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6为可变形桌面收缩时的示意图;
图7为三维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悬置支架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圈板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空间槽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上层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中层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下层轴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