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相释药行为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6607.8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希灿;朱春柳;章海燕;甘勇;朱全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9/24;A61K9/28;A61K9/48;A61K31/4748;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朱梅;陈国军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相释药 行为 石杉碱甲 控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双相释药行为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法的要求,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在符合漏槽条件的释放介质中,所述石杉碱甲控释制剂按照两相释放分布,其中第一相为速释相,第二相为缓释相;其中,基于该制剂中药物活性成分的总重,所述速释相含有5wt%~50wt%的药物活性成分,其中,所述药物活性成分为石杉碱甲及其衍生物或其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稀释剂和其他辅料;所述缓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缓释骨架基质、稀释剂和其他辅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薄膜包衣材料、抗粘剂、稀释剂和其他辅料;所述缓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亲水性聚合物、渗透压促进剂和其他辅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薄膜包衣材料、抗粘剂、稀释剂和其他辅料;所述缓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亲水性聚合物、渗透压促进剂、促渗透聚合物和其他辅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薄膜包衣材料、抗粘剂、稀释剂和其他辅料;所述缓释相包含药物活性成分、亲水性聚合物、稀释剂和其他辅料。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稀释剂选自微晶纤维素、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淀粉、羧甲基淀粉钠、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其他辅料包括润滑剂、着色剂、粘合剂、致孔剂、增塑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缓释骨架基质选自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薄膜包衣材料选自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维酮、共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粘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亲水性聚合物为选自聚维酮、共聚维酮、聚氧乙烯、卡波姆、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壳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渗透压促进剂为选自氯化钠、氯化钾、乳糖、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蔗糖、果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促渗透聚合物为选自聚氧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释相在30分钟内释放其药物活性成分90wt%以上;所述缓释相在5~15小时内释放其药物活性成分的90wt%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含有0.05mg~4mg的药物活性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释相为速释片、速释丸、片剂中的速释基质、包裹于片剂或丸芯外的速释包衣层、结合到双层片中的速释层基质、或它们的组合;所述缓释相为缓释片、缓释丸、片剂中的缓释基质、片剂或丸芯中的缓释载体、结合到双层片中的缓释层基质、或它们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杉碱甲控释制剂为胶囊剂、片剂、双层片、多层片、包衣片或它们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石杉碱甲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杉碱甲控释制剂为含有速释丸和缓释丸的胶囊剂,含有速释包衣层的缓释颗粒制备的胶囊剂,含有速释片和缓释片的胶囊剂,由速释基质和缓释丸组成的片剂,由速释基质和缓释基质组成的片剂,由速释基质和缓释基质组成的双层片或包芯片,由速释基质、缓释基质和空白基质组成的多层片,由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和速释包衣层组成的包衣片,由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和速释包衣层组成的包衣片,或缓释片和速释包衣层组成的包衣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6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件自动加工系统及工件的表面打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营养米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