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脂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588.7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行;刘凤茹;王莉;王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1/12 | 分类号: | A23J1/12;A23L1/3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脂 小麦 胚芽 蛋白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蛋白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从脱脂小麦胚芽中提取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胚芽约占小麦籽粒重量的2%~3%,是小麦籽粒的生命源泉,不仅具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丰富而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而且还蕴含着谷胱甘肽、黄酮类物质、麦胚凝集素、二十八烷醇、甾醇等生理活性物质,被誉为“人类的天然营养宝库”。据测定,脱脂后的麦胚蛋白质以干基计含量为30%左右,是大豆蛋白质含量的83%。麦胚蛋白是完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与大豆、鸡蛋、牛肉接近,优于大米和面粉等谷物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优质蛋白,麦胚蛋白可广泛用作食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强化剂。因此,开发和利用脱脂麦胚蛋白极具市场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报道提取麦胚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碱溶酸沉法、蛋白酶水解法和反胶束法,单一使用这些方法提取的蛋白质含量和得率均较低,且工艺过程复杂,损耗量大、成本较高,并且原料中的固形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有三分之二在残余物中,其中在残渣中占60%以上,其余存在于废水中,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取蛋白质后的残渣干物质中蛋白含量达50%,其余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残渣中大量的纤维素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能力,使物料流动性差,难以搅拌,蛋白不易溶出,导致蛋白提取率不高。
在提取胚芽蛋白前通常要经过物理粉碎筛分。麦胚不同成分的脆性和韧性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各组分被粉碎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可根据粉碎时物料各组分的颗粒大小差异,采用筛孔尺寸不同的筛子将物料分开。现有技术多采用干法筛分,但对于小于100目的微细物料,在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则相互吸附、团结而堵塞筛孔,筛分能力急剧下降,且在粉碎时由于原料各组分的分剥性存在差异,导致加工出的粉体径厚比与形状系数存在差异,厚径比大的粒子将进入厚径比较小的细粒级产品,使细粒级产品含粗率增加,反之,厚径比小的粒子将进入后径比较大的粗级别产品,增加粗级别产品的含粉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干法筛分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脂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方法,其获得的麦胚蛋白产品纯度和得率均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脂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方法,其步骤如下:
以低温脱脂小麦胚芽为原料,其工艺步骤包括超声波振动湿法分级筛分、离心沉降分离、酸沉、水洗、调质处理、灭菌干燥;
所述超声波振动湿法分级筛分步骤的工艺方法为:将所述低温脱脂小麦胚芽放入粉碎机中粉碎,与水混合配制成均匀麦胚浆料,调节pH至8.5-10.5,搅拌20-30min,再用超声振动分级筛进行湿法筛分,收集筛下物;
所述离心沉降分离步骤的工艺方法为:采用离心机对所得筛下物进行离心分离,时间为10-20min,得到上清液;
所述酸沉步骤的工艺方法为:将离心沉降分离所得上清液用盐酸调节pH至4.0-4.3,得到脱脂小麦胚芽蛋白沉淀物;
所述调质处理步骤的工艺方法为:将经过所述酸沉和水洗步骤得到的蛋白凝乳调节pH至6.5-7.0;若需获得等电点麦胚分离蛋白,则不需要该步骤;
所述灭菌干燥步骤的工艺方法为:将所述酸沉和水洗步骤得到的蛋白凝乳于128-132℃高温瞬间灭菌4-15s,急冷至50-60℃,之后进行喷雾干燥;或者,将所述调质处理步骤得到的蛋白凝乳加热至80-90℃,低温灭菌10-15min,之后进行喷雾干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粉碎机对原料进行粉碎的时间为5s-30s。
所述麦胚浆料中脱脂小麦胚芽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30。
所述湿法筛分采用目数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超声波振动三级筛:60-100目、120-200目、250-400目,用流量为0.3-3.5L/min的水均匀喷淋在振动筛中,筛分时间为20-30min。
所述离心机转速3000-5000rmp,若需获得高水溶性脱脂小麦胚芽蛋白,则采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转速8000-12000rmp。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