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车制动距离检测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5557.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贾祥正;祝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祥正 |
主分类号: | G01B11/04 | 分类号: | G01B1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7401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制动 距离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叉车制动距离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厂常用运输机械。其制动距离是涉及叉车安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对叉车安检中,必须要测量叉车在空载和额定负载情况下叉车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到刹车停止过程中制动距离。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叉车的制动距离经常进行检测,以保证安全生产。按照国家标准,如果制动距离超出标准允许的范围,则需要对叉车制动系统进行维修。快速准确测量叉车制动距离是提高检验效率及提高检测精度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无较好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元件使用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安装使用简便的叉车制动距离检测方法及装置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先将测量板固定在叉车尾部利用激光测距仪与测量板配合实时采集叉车空载和额定负载两种不同状态下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匀减速制动至停止的制动过程中,测量板与激光测距仪基准的距离S的数值并实时传输给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所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能够根据激光测距仪实时采集的叉车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行到制动停止过程中测量板到激光测距仪测量基准的距离S数值,得到S随时间变化函数S=S(t);然后对S(t)自动求导,得到叉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V=V(t);并且根据速度函数曲线能得到匀速运动时叉车的运行速度V和制动过程的制动时间t,所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能够自动根据匀减速运动距离公式 ,求出制动距离S制动。
本检测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与显示模块和/或打印播报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能够将S=S(t)的函数曲线和V=V(t)的函数曲线实时显示出来,所述打印播报模块能够将S=S(t)的函数曲线和V=V(t)的函数曲线打印并将自动求出的制动距离S制动的数值打印出来或自动语言播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在叉车尾部的测量板、与测量板水平高度相适应的激光测距仪、与激光测距仪连接的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所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能够根据激光测距仪实时采集的叉车空载和额定负载两种不同状态下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匀减速制动至停止的制动过程中测量板到激光测距仪测量基准的距离S数值,得到S随时间变化函数S=S(t);然后对S(t)自动求导,得到叉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V=V(t);并且根据速度函数曲线能得到匀速运动时叉车的运行速度V和制动过程的制动时间t,所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能够自动根据匀减速运动距离公式,求出制动距离S制动。
本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还有显示模块连接和/打印播报模块连接。
本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还有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还与打印播报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根据叉车运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现象计算制动距离,其电子元件使用少、电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更加精确的减少了叉车安全隐患,并且其故障少,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图2分别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空载和额定负载两种状态下的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激光测距仪实时采集数据得到的S=S(t)函数曲线。
图4为图3中函数曲线求导得到的V=V(t)函数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先将测量板固定在叉车尾部利用激光测距仪与测量板配合实时采集叉车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匀减速制动至停止的制动过程中,测量板与激光测距仪基准的距离S的数值并实时传输给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所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能够根据激光测距仪实时采集的叉车空载和额定负载两种不同状态下运行过程中测量板到激光测距仪测量基准的距离S数值,得到S随时间变化函数S=S(t);然后对S(t)自动求导,得到叉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V=V(t);并且根据速度函数曲线能得到匀速运动时叉车的运行速度V和制动过程的制动时间t,所述制动距离自动计算模块能够自动根据匀减速运动距离公式,求出制动距离S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祥正,未经贾祥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基吡啶化合物
- 下一篇:具有双支点的杠杆式瓶塞钻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