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玻璃小瓶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3354.9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安托万·布吕诺;S·古劳特;J-M·普鲁沃斯特;S·巴利特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切特都科佛尔 |
主分类号: | C03B23/207 | 分类号: | C03B23/207;C03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孟桂超,张颖玲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玻璃 小瓶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制造玻璃瓶的方法,瓶包括具有底部(4)和侧壁(3)的瓶体(2),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毛坯模型(10)的第一半壳(10a)的型腔(11)中放入一滴玻璃(8),并且在毛坯模型(10)的第二半壳(10b)的型腔(11)中放入一滴玻璃(8),每个型腔(11)的形状与所述瓶体(2)的半瓶体(2a、2b)的外形一致;
b)通过施加冲模(20a、20b),在每个半壳(10a、10b)的型腔(11)中形成半瓶体(2a、2b),使玻璃分布在相应型腔(11)中,并形成每个半瓶体(2a、2b)的壁,并由至少一个所述冲模(20a、20b)在至少一个半瓶体(2a、2b)的至少一个壁的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凸起或凹陷的图案;
c)通过施加确定压力,使两个半瓶体(2a、2b)的边缘互相贴靠,使两个半瓶体(2a、2b)的边缘互相热焊接以制成瓶(1);
其中,在半壳(10a、10b)的型腔(11)中得到具有环(6)的半瓶体(2a、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冲模(20a、20b)在每个半瓶体(2a、2b)的至少一个壁的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凸起或凹陷的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毛坯模型(10)中实施步骤c),使两个半壳(2a、2b)互相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后,将两个半瓶体(2a、2b)转移到精加工模型中,并实施步骤c)。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后,从毛坯模型的半壳(10a、10b)取出两个半瓶体(2a、2b),并实施步骤c)。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后,将瓶体(2)转移到精加工模型中,并实施至少一个精加工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前,加热两个半瓶体(2a、2b)的边缘,并进行所述步骤c)。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的过程中向瓶体(2)内吹入空气。
9.一种制造玻璃瓶(1)的设备,以实施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由两个半壳(10a、10b)形成的毛坯模型(10),每个半壳包括形状与所述瓶体(2)的半瓶体(2a、2b)的外形一致的型腔(11),其中,在半壳(10a、10b)的型腔(11)中得到具有环(6)的半瓶体(2a、2b);
在每个半壳(10a、10b)的型腔(11)中放入至少一滴玻璃(8)的部件;
至少一个可以在被动位置与主动位置之间移动的冲模(20a、20b),该冲模施加到每个半壳(10a、10b)的型腔(11)中,使玻璃分布在型腔(11)中,并形成每个半瓶体(2a、2b)的内壁,每个冲模(20a、20b)包括至少一个凸起或凹陷的图案(22),以便在至少一个半瓶体(2a、2b)的至少一个壁的内表面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凸起或凹陷的图案(9);
通过施加确定压力使两个半瓶体的边缘互相贴靠的部件,以便使两个半瓶体(2a、2b)的边缘互相热焊接而制成瓶(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两个半瓶体(2a、2b)贴靠的部件由毛坯模型(10)的两个半壳(10a、10b)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把每个半瓶体(2a、2b)转移到精加工模型的半壳中的部件,并且使两个半瓶体(2a、2b)的边缘互相贴靠的部件由精加工模型的两个半壳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在两个半瓶体(2a、2b)的边缘互相贴靠前加热两个半瓶体(2a、2b)边缘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切特都科佛尔,未经波切特都科佛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3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