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0414.1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寅;吴大龙;于浩;杨建伟;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堆存 尾矿 库存 储量 工艺 方法 | ||
1.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已堆存的较高含水量的尾矿泥浆中的水排除并使其密实,转变成较低含水量的固态自立尾矿土,从而腾出部分库容;之后对后续注入的尾矿泥浆实施分片区、分层的注入,通过对尾矿泥浆的分片区、分层排水、压密或固化,使之也成为固态自立的尾矿土;逐层堆筑尾矿土至设计高度后,最终形成固态自立尾矿堆存体,实现已堆存尾矿库扩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堆存的较高含水量的尾矿泥浆为砂土且粘粒质量百分比含量不大于30%时,对已堆存于尾矿库的尾矿泥浆采用振冲挤密工艺,利用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使处于不稳定松散堆积状态的砂粒、粉粒在高频振动作用下下沉,重新排列形成密实堆积,砂、水分离后将水排出,尾矿泥浆振挤密实,腾出部分库容;对后续注入的新尾矿泥浆,则采用分片区分层注入,通过振动、挤密排水工艺使后续注入的新尾矿泥浆形成密实的固态自立堆存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砂土为粗砂、中砂和细砂且粘粒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10%时,采用单点振冲挤密工艺振冲施工以实现尾矿泥浆的排水挤密;当砂土为粉砂、粉细砂或粘粒质量百分比含量大于10%小于30%的砂土时,采用多点振冲挤密工艺或单、多点振冲挤密工艺相结合的工艺振冲施工,实现尾矿泥浆的排水挤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堆存的较高含水量的尾矿泥浆为粉土或粘性土或砂土但粘粒体积含量大于30%时,对已堆存于尾矿库的尾矿泥浆采用真空预压和击密工艺组合施工使原尾矿库腾出部分库容,或者单独采用击密工艺,使原尾矿库腾出部分库容;对于后续注入的新尾矿泥浆,则采用分片区分层注入,通过翻晒碾压或固化工艺使后续注入的新尾矿泥浆转变为固态自立的尾矿土,逐层填筑后达到固态堆存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预压与击密工艺组合施工,具体是:在尾矿泥浆中设置竖向排水通道,并在尾矿泥浆面层设置横向排水通道,然后覆盖不透气的密封膜,通过带有滤水孔的分布管使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使密封膜内外形成气压差,从而使密封膜内尾矿泥浆产生排水固结,进而采用击密工艺进一步促进土体排水固结,如此将真空预压和击密工艺两道工序多遍循环,达到尾矿泥浆排水固结;所述的单独采用击密工艺是指:在尾矿泥浆中设置竖向排水通道,并在尾矿泥浆面层铺设砂石垫层,采用多遍击密工艺使尾矿泥浆排水固结。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片区分层注入是指首先将固态自立尾矿基层分为若干片区,新的尾矿泥浆陆续注入第一层的各个片区内,所有片区内注满的新的尾矿泥浆均转变为固态自立的尾矿土后,在第一层固态自立的尾矿土上进行第二层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片区分层注入是指首先将固态自立尾矿基层分为若干片区,新的尾矿泥浆陆续注入第一层的各个片区内,每个片区内注满的新的尾矿泥浆陆续转变为固态自立的尾矿土后,在固态自立的尾矿土上进行第二层施工,形成阶梯式的分片区分层注入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已堆存尾矿库存储量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每层的尾矿泥浆排水挤密完成并形成固态自立的尾矿土后,使用碾压机对固态自立尾矿土进行最后的振动碾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4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