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DPF可控再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9714.8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陶泽民;曾中;马宁;周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5 | 分类号: | F01N3/025;F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张静轩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dpf 可控 再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DPF可控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中,发动机DPF再生指的是当DPF中存储的颗粒物达到一定限度,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DPF出口和入口压差升高到某一限值,必须采取措施除掉DPF中颗粒物的技术。DPF主动再生是指在DPF中喷射燃油助燃,推动DPF再生的技术;DPF被动再生指的是仅依靠发动机排气热量使DPF再生的技术。发动机在采用“DOC+DPF”且DPF采用被动再生技术路线降低尾气排放的原理是:DOC(氧化催化器)是发动机尾气净化氧化反应的主要场所,DPF(颗粒捕捉器)拦截并存储、燃烧排气中的颗粒物(PM)。该技术路线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把发动机排气先引入DOC(氧化催化器)中,在DOC段,发动机排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被氧化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生成的二氧化氮在DPF(颗粒捕捉器)中可作为氧化剂氧化颗粒物(PM),使颗粒物在DPF中燃烧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合物,实现净化发动机尾气排放的目标,同时实现DPF的被动再生功能。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新鲜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7后,经涡轮增压器6增压后再经发动机进气系统管路5、进气中冷器4、发动机进气管3进入发动机2;发动机排气经发动机排气管1和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8,依次流经DOC13(氧化催化器)、DPF12(颗粒捕捉器)以及消声器10排出;ECU9(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监测DPF(颗粒过滤器)出口压力传感器11与DOC入口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差值在某一限值(该限值为系统正常工作允许的最高压力差值)内时,发动机排气先引入DOC13(氧化催化器)中,在DOC13段,发动机排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被氧化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生成的二氧化氮在DPF12(颗粒捕捉器)中可作为氧化剂氧化颗粒物(PM),使颗粒物在DPF12中燃烧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合物,实现净化发动机尾气排放的目标,同时实现DPF的再生功能。
现有技术方案中,发动机在采用“DOC+DPF”且DPF采用被动再生技术路线降低尾气排放时,DPF被动再生是依靠发动机排气热量使颗粒物和二氧化氮(DOC段的反应产物)燃烧实现的。该技术路线在DPF再生时存在的缺点是:当发动机在特定工况(如低速低负荷等工况)排气温度较低时,排气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使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燃烧,从而导致DPF再生失败,排气系统背压上升,发动机性能恶化,严重时甚至存在导致整台发动机报废的隐患;且所述现有技术方案的使用范围有限,尤其不适用在低速低负荷等工况较多的公交车发动机上。而DPF主动再生需要在DPF中喷射燃油助燃,造成DPF再生的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再生可靠性高、使用范围广、成本低的发动机DPF可控再生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DPF可控再生系统,包括:DPF被动再生系统和可控主动再生系统;其中,DPF被动再生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上的:DOC和DPF,以及设置在DPF出口的DPF出口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DOC入口的DOC入口压力传感器,DPF出口压力传感器和DOC入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ECU;可控主动再生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器喷油器和油泵,燃烧器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上,且位于DOC的排气上游,燃烧器喷油器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上,且位于燃烧器的排气上游,燃烧器喷油器通过油路与油泵相连接;ECU通过不断监测、判断DPF出口压力传感器与DOC入口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差值是否大于设定限值,以发出相应指令控制发动机DPF可控再生系统在单独应用DPF被动再生系统和结合应用可控主动再生系统之间的循环切换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消声器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上,且位于所述DPF的排气下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该发动机DPF可控再生系统在现有DPF被动再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控再生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工况选择不同的再生方式,不需要一直喷射燃油助燃,保证了再生可靠性和使用广泛性的同时降低了再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发动机DPF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动机DPF可控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冲程发动机消音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字化的隧道微扰动施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