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420.5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叶乃兴;李昱鼎;郑德勇;陈兴煌;杨江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C12G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茶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属农副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竹子和茶含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等等),对人体有着广泛的保健作用。将茶和竹子结合起来制酒,不仅使其营养价值更加丰富和保健功效更加突出,而且能形成独特的风味和竹茶香,更具纯天然的魅力。
目前的竹酒或茶酒大多是将竹子或茶直接浸泡在白酒中,通过勾兑制得而成,采用这种方法制酒有效成分浸出慢,浸渍时间长;而且制得的酒带有浓重的木渣味或苦涩味,口感不佳,为了改善口感往往需要添加大量的调味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使竹、茶中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又能有机融合竹子、茶以及酒的风味和香气,使酒味醇、香浓、色美的保健型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竹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取洗净的竹子破碎后,在45~55℃的条件下烘干,粉碎后过20目筛得竹粉;
(2)取干燥的茶叶,粉碎后过100目筛,得茶粉;
(3)按重量份计,取步骤(1)制得的竹粉5~25份,步骤(2)制得的茶粉5~15份,加入到50~100份水中,在60~80℃条件下采用频率为45KHz的超声波浸提1h,得到提取液;所述茶粉如绿茶粉、红茶粉、白茶粉、乌龙茶粉……;
(4)按重量份计,在步骤(3)制得的提取液中加入糯米50~100份,水100~200份,酒曲1~5份,搅拌均匀,在20~35℃下发酵7~15天,过滤后得竹茶发酵酒和糟渣;
(5)取步骤(4)的糟渣与蒸馏酒或酿造酒按照重量比为1:1~5的比例混合均匀,在20~50℃条件下浸泡10~30天,过滤后,弃滤渣得竹茶浸泡酒;所述蒸馏酒、酿造酒,指酒精度不低于30% vol的蒸馏酒或酿造酒;
(6)按重量份计,取步骤(4)的发酵酒5~10份,步骤(5)的浸泡酒1~5份,混合均匀,经过澄清、过滤、灭菌,即为竹茶酒。
本发明还保护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竹茶酒。本发明竹茶酒的酒精度为10% ~30% vol。
为了探讨本发明的竹茶酒在制备过程中竹粉与茶粉的配比,我们在本发明竹茶酒制备的主要环节竹茶发酵酒制备过程中,设计了2个实验。实验一:当茶粉的添加量不变时,竹粉添加量不同对竹茶发酵酒风味品质的影响,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二:当竹粉添加量不变时,茶粉添加量不同对竹茶发酵风味品质的影响,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不同竹粉添加量对竹茶发酵酒风味品质的影响(茶粉的添加量为10g)
如表1所示,当茶粉添加量为10g时,取竹粉的添加量依次为5g、10g、15g、20g、25g。加入糯米100g,酒曲3g,水200g,在控温的条件下发酵,对所得竹茶发酵酒进行感官分析评价和理化测定的结果表明,黄酮含量随着竹粉添加量的增加略有增加。当竹粉添加量为5g时,竹茶发酵酒中竹子的香气和滋味及黄酮的含量都较低;而当竹粉用量为25g时,竹茶发酵酒中竹子的香气和滋味掩盖了茶和酒的风味。竹粉添加量为10g、20g的竹茶发酵酒,竹、茶的香气和滋味还是不够协调。而当竹粉的添加量为15g时,竹茶发酵酒的滋味醇厚,竹茶香味口感都很协调。
表2 不同茶粉添加量对竹茶发酵酒风味品质的影响(竹粉的添加量为15g)
如表2所示,当竹粉添加量为15g时,改变茶粉的添加量,依次为5g、10g、15g,对所得竹茶发酵酒进行感官分析评价和理化测定的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茶粉添加量的增加,竹茶发酵酒中茶多酚含量的增加非常显著,黄酮含量也有增加。当茶粉添加量为5g时,竹茶发酵酒中茶多酚、黄酮的含量都较低,发酵中茶味较淡;茶粉添加量为15g时,虽然茶多酚含量很高,但是竹茶发酵酒中茶的香味和滋味都过于浓烈,并且有较浓的苦涩味,严重影响了酒的感官品质。而茶粉添加量为10g时,酒的滋味醇正,口味协调,竹茶味适中,有效成分茶多酚、黄酮的含量也比较高。因此,确定茶粉的添加量为10g。竹茶重量比为3:2时,酒的滋味醇厚,且能够形成风格独特而协调的竹茶滋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