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稀土金属用石墨阳极的浸渍-沉淀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6476.5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举;樊珍;卜文刚;董小明;安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C25C3/3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稀土金属 石墨 阳极 浸渍 沉淀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稀土金属用石墨阳极的浸渍-沉淀处理方法,处理的石墨阳极用于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法生产稀土金属,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氟化物体系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法是我国现行的生产轻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主要方法,工艺已经比较成熟,近年来年产量上万吨。
电解过程的电解反应为:
阴极过程:RE3++3e=RE
阳极过程:O2--2e+C=CO
2O2--4e+C=CO2
电解槽内的总反应式为:
RE2O3(S)+3C(S)=2RE(1)+3CO(g)
RE2O3(S)+3/2C(S)=2RE(1)+3/2CO2(g)
石墨作为自耗阳极使用。目前金属钕生产过程阳极消耗量为170kg/吨金属,在使用过程中,当石墨阳极消耗约70%后弃用,重新更换新的石墨阳极,扣除废弃部分,实际消耗量为120kg/吨金属。依据电解反应得到的石墨阳极理论消耗量(CO/CO2按30/70计)为73.5kg/吨金属,实际消耗量为理论消耗量的1.6倍。电解稀土金属采用的高纯石墨密度1.7g/cm3左右(石墨理论密度2.1g/cm3),孔隙率20%左右,由于石墨阳极孔隙率高,电解过程中,随着氧化的进行,表面的石墨颗粒松散脱落,导致石墨阳极消耗量加大,生产成本增加,另外,石墨颗粒进入电解质,会增加稀土金属的碳含量。
专利CN1763256A“生产稀土金属用石墨阳极抗氧化涂层”,提高了电解质以上石墨阳极的抗氧化能力,没有解决浸入电解质的石墨阳极的氧化脱落问题;专利CN102230195A“一种浸渍稀土电解专用石墨阳极的方法”,采用分段浸渍方法,提高石墨阳极使用寿命。电解质上部的石墨中浸渍多聚偏磷酸钠盐,干燥后形成玻璃体;浸入电解质的石墨中浸渍多羟基氟化锂,干燥后形成氟化锂。专利CN102168288A“稀有金属熔盐电解用保护阳极”,由陶瓷管、石墨块、熔盐等组成保护阳极,避免石墨电极上脱落的碳颗粒进入电解质中,降低了金属中碳含量。该保护电极适用于氯化物电解质体系,不适宜氟化物电解质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电解稀土金属用石墨阳极的浸渍-沉淀处理方法,该方法处理的石墨阳极在使用过程表面石墨不会因氧化而松散脱落,提高了石墨阳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稀土金属的生产成本,有利于降低稀土金属中碳含量。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处理步骤如下:
1)浸渍液的配制:将石墨阳极放置在浸渍容器内,加入用质量浓度为5%~15%的盐酸溶解可溶性的稀土与碱金属制成混合盐溶液,混合盐溶液质量百分浓度1~40%,浸没石墨阳极,其中:按质量比计,可溶性的稀土∶碱金属=60/40~95/5;
2)真空-加压浸渍:密闭浸渍容器,抽真空至0.01MPa以下,排出石墨阳极孔隙中的气体,打开放气阀使浸渍容器放气至常压,石墨孔隙中浸入盐溶液;
3)沉淀:浸渍处理的石墨放入质量百分浓度1~40%的氢氟酸溶液中进行沉淀反应,使浸入其中的盐转化为氟化物;
4)烘干:浸渍-沉淀处理的石墨烘干。
本发明进一步:处理步骤如下:1)浸渍液的配制:将石墨阳极放置在浸渍容器内,加入用质量浓度为5%~15%的盐酸溶解可溶性的稀土与碱金属,然后再按质量分数计加入1~10%碱土金属制成混合盐溶液,混合盐溶液质量百分浓度1~40%,浸没石墨阳极,其中:按质量比计,可溶性的稀土∶碱金属=60/40~95/5;
2)真空-加压浸渍:密闭浸渍容器,抽真空至0.01MPa以下,排出石墨阳极孔隙中的气体,打开放气阀使浸渍容器放气至常压,石墨孔隙中浸入盐溶液;
3)沉淀:浸渍处理的石墨放入质量百分浓度1~40%的氢氟酸溶液中进行沉淀反应,使浸入其中的盐转化为氟化物;
4)烘干:浸渍-沉淀处理的石墨烘干。
所述混合盐溶液中,碱金属为锂或钠或钾。
所述碱土金属为钙盐或镁盐中的一种或1种以上混合。
本发明处理后石墨的增重率为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阳膜检测装置
- 下一篇:连续式薄板圆壳体成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