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51618.9 | 申请日: | 201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仲川雄飞;河村亮二;丹羽昭二;石栗嘉之;牧理;中村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37/00 | 分类号: | B62J3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骑乘 车辆 消声器 结构 | ||
1.一种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该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具备:筒状的消声器主体部(28),该消声器主体部(28)配置在车辆(1)的侧方;侧保护部件(29),该侧保护部件(29)以覆盖该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侧面和至少上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与该消声器主体部(28)隔开空间地设置;端罩(31),该端罩(31)以覆盖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后表面的方式设置;其特征在于,
从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长度方向看,使前述端罩(31)的外形比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外形大地形成,
前述端罩(31)的一部分被前述侧保护部件(29)覆盖,在该端罩(31)的被前述侧保护部件(29)覆盖的部位设有缺口部(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还在前述端罩(31)的下部设有下部缺口部(38),在前述端罩的车宽方向内侧面设有内侧缺口部(37),将前述端罩(31)的位于前述各缺口部(36、37、38)之间的前端安装在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将尾管(39)设为从该消声器主体部(28)向后方伸出,该尾管(39)具有从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排出排气的排出口(41),从后面看,以围绕前述尾管(39)的前述排出口(41)的方式将面向该排出口(41)的排出开口部(42)设在前述端罩(31)的后壁上,并且,从侧面看,将前述排出口(41)设在比前述排出开口部(42)靠前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由前述端罩(31)和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后壁形成的内部空间中,使夹着前述尾管(39)的轴线的上方的容积比下方的容积大地形成,将从前述排出口(41)上端到前述排出开口部(42)缘部的距离比从前述排出口(41)下端到前述排出开口部(42)缘部的距离大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使在垂直于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的从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外周到前述端罩(31)外周的伸出量在前述缺口部(36)侧最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前保护部件(30)设在前述侧保护部件(29)的前方,该前保护部件(30)从侧面覆盖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前部以及将排气导入到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的排气管(14)的一部分,以与前述侧保护部件(29)的前端的外侧重合的方式配置前述前保护部件(30)的后端,并且在前述侧保护部件(29)的前端形成有向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外方延伸的弯折部(4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只在前述侧保护部件(29)的上部和下部将该侧保护部件(29)固定于前述消声器主体部(2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6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