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换热器及其板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0618.7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黄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00 | 分类号: | F28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鹏;魏晓波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换热器 及其 | ||
1.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板片,该板片的四个角上依次设有四个角孔;上述四个角孔中,其中二者为隔离角孔(11),该两个隔离角孔(11)的周围在板片的第一换热面(21)上形成有与相邻板片密封的密封部件,另外二者中一个为进口角孔(12),另一个出口角孔(13);所述第一换热面(21)上还设有多个分流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换热面(21)上所述分流元件为间隔排列的点状凸起(31)和点状凹槽(32),该点状凸起(31)和点状凹槽(32)同时在板片另一侧的第二换热面(22)上形成点状凹槽(32)和点状凸起(31);
或者,在所述第一换热面(21)上所述分流元件为间隔排列的块状凸起和块状凹槽,该块状凸起和块状凹槽同时在板片另一侧的第二换热面(22)上形成块状凹槽和块状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凸起(31)的外径D的取值范围为1mm~15mm,在所述第一换热面(21)和所述第二换热面(22)上,所述点状凸起(31)的高度Dp的取值范围均为0.5mm~5mm;
其中,第一换热面(21)上的点状凸起(31)的高度Dp的起算基准为第一换热面(21),第二换热面(22)上的点状凸起的高度Dp的起算基准为第二换热面(22)。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热面(21)和所述第二换热面(22)上,点状凸起(31)和点状凹槽(32)一体均成矩形阵列分布,并满足以下关系式:
Pv=1D~5D,Ph=1D~5D;
其中,D为点状凸起(31)的外径,Pv为矩形阵列中各列相邻的点状凸起(31)和点状凹槽(32)的间距,Ph为各行相邻的点状凸起(31)和点状凹槽(32)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热面(21)和所述第二换热面(22)上,所述块状凸起均为斜凸起(41),所述块状凹槽均为斜凹槽(4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热面(21)和所述第二换热面(22)上,所述斜凸起(41)的顶端部和所述斜凹槽(42)的顶端部均设有便于焊接的平面部(4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43)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15mm~2mm。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离角孔(11)均位于所述板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对应地,所述进口角孔(12)和所述出口角孔(13)均位于所述板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换热面(21)上还设有将其分隔为第一流通区域(211)和第二流通区域(212)的隔离凸起(213),所述进口角孔(12)位于所述第一流通区域(211)内,所述出口角孔(13)位于所述第二流通区域(212)内;所述隔离凸起(213)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并在该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面(21)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区域(211)和所述第二流通区域(212)的连通通道(214)。
8.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2、3、4或7任一项所述的板片,该多个板片排列设置,并且相邻的板片反向设置;在各个板片中,第n板片上第一换热面(21)的两个隔离角孔(11)的周围的密封部件分别与第n+1板片上的第二换热面(22)上的进口角孔(12)和出口角孔(13)的周围部分密封连接,同时第n板片上第一换热面(21)的进口角孔(12)与出口角孔(13)与第n+1板片上的第二换热面(22)上隔离角孔(11)之间具有间隙,以便冷媒可由第一换热面(21)上的进口角孔(12)进入,经过所述分流元件,最后进入第一换热面(21)上的出口角孔(13)中;其中,n≥1,并且n为整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第n板片上第一换热面(21)上的点状凸起(31)的顶端部与第n+1板片上的第二换热面(22)上点状凸起(31)的顶端部焊接。
10.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板片,该多个板片排列设置,并且相邻的板片反向设置;在各个板片中,第n板片上第一换热面(21)的两个隔离角孔(11)的周围的密封部件分别与第n+1板片上的第二换热面(22)上的进口角孔(12)和出口角孔(13)的周围部分密封连接,同时第n板片上第一换热面(21)的进口角孔(12)与出口角孔(13)与第n+1板片上的第二换热面(22)上隔离角孔(11)之间具有间隙,以便冷媒可由第一换热面(21)上的进口角孔(12)进入,经过所述分流元件,最后进入第一换热面(21)上的出口角孔(13)中;其中,n≥1,并且n为整数;
第n板片上第一换热面(21)上的斜凸起(41)的顶端部与第n+1板片上的第二换热面(22)上斜凸起(41)的顶端部交叉成X型设置,并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6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