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9328.0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付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付友 |
主分类号: | A23L1/223 | 分类号: | A23L1/223;A23L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味料,特别涉及一种辣椒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调味料,也称佐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一些调味料在其他情况下被用来作主食或主要成分来食用。从来源上,多数调味料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少数为动物成分,或者合成成分,例如日本料理中味噌汤所用的干柴鱼、味精。从调味料所添加的味道上分有酸、甜、苦、辣、咸、鲜,麻。添加的香气上有甜香、辛香、薄荷香、果香等。
目前,市场出现的视频调味料的种类繁多,而且各具特色,其中以植物辣椒为原材料的调味料品种类居多,如辣椒酱、辣椒油、辣椒粉等。辣椒酱以四川为多,有油制和水制两种,油制是用芝麻油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上面浮着一层芝麻油,容易保管;水制是用水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不易保管。辣椒油一般将辣椒和各种配料用油炸后制得,广受我国西南地区人们的欢迎;辣椒粉是红色或红黄色,油润而均匀的粉末,是由红辣椒,黄辣椒,辣椒籽及部分辣椒杆碾细而成的混合物,具有辣椒固有的辣香味。正宗的应该是用石臼捣出来的,也可以直接用干辣椒,放在太阳下爆晒或是用文火在锅里焙干后捣成粉状。上述的辣椒调味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辣椒酱不易保存,其主要为浆糊状,不适合想有些有特定食品中添加;辣椒油制备方法复杂,并且在制备工艺中添加不同的配料,容易影响辣椒油本身的味道;辣椒粉为粉末状,其粗细均匀,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颜色和风格的要求。
因此,提供一种用途广,使用方便,工艺简单,干净卫生,产品外形美观,香味独特的一种辣椒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途广、使用方便、工艺简单、干净卫生、产品外形美观、香味独特的一种辣椒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辣椒调味料,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辣椒原材料3500份至5000份,菜籽油200份至350份,色拉油50份至150份,葱10份至20份,姜10份至20份,洋葱10份至20份。
所述的辣椒原材料是由子弹头、新一代、线椒、北京红和辣椒王五种辣椒品种混合而成,其中子弹头占辣椒原材料总重量的百分之三十,新一代占辣椒原材料总重量的百分之十,线椒占辣椒原材料总重量的百分之十,北京红占辣椒原材料总重量的百分之三十,辣椒王占辣椒原材料总重量的百分之二十。
一种如权上所述的辣椒调味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除去辣椒原材料上附着的杂质,然后将辣椒原材料干洗,将干洗后的辣椒原材料切成段状备用;
2)将菜籽油和色拉油混合后倒入油锅加热,当油锅内油的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时,加入葱、姜、和洋葱进行煎炒,煎炒的时间为40至60分钟,然后过滤掉煎炸后的杂质,得到混合调味油并装盛备用;
3)然后将步骤1)中除杂干洗后的段状辣椒原材料放入油锅中,然后将上述步骤2)中的混合调味油倒入油锅炒制,控制锅中油的温度为50至80摄氏度,炒制时间为40至70分钟,炒制过程中不停的搅拌翻炒,然后将炒制后的辣椒倒出,并将辣椒籽和辣椒皮用筛子分离,分别凉置10至20分钟备用;
4)将步骤3)中凉置后的辣椒籽放入锅中进行二次炒制,炒制时间为40至60分钟,炒制程度为有辣椒油香味溢出为止,然后倒出辣椒籽,凉置20分钟备用;
5)将步骤4)中二次炒制后的辣椒籽和步骤3)中筛分出的辣椒皮混合在一起,用破碎工具破碎,得到辣椒皮、辣椒籽和细颗粒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分别过5目、10目、30目、50目以及80目筛子,将过不同目数筛子筛分出的材料混合,然后分批次进行微波杀毒,控制微波的温度为30至60摄氏度,然后得到成品,将成品用包装袋包装。
所述的5)中包装袋内的成品的形状为粗细不均匀的辣椒碎片和辣椒籽以及细颗粒的混合物,其中辣椒片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四十,辣椒籽占总重量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五,细颗粒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其成品颜色有黄色和红色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付友,未经李付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