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239.6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湛波;周权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漠化 治理 及其 生态系统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重建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特别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技术,及地表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截至目前,我国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2.96万平方公里,并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和广东等省区。我国石漠化分布的特点为主要集中在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且多发生在16度以上的坡面。我国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也比较大,达到12.34万平方公里,如果保护不当,极易变为石漠化土地。
导致石漠化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因素。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形成1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矿石开采等人为活动会导致岩溶地区石漠化。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土地石漠化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使耕地面积减少。又由于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缺少植被,贮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而大雨又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石漠化与水土严重流失已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的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给石漠化地区人们的生存亮起了红灯。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当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石漠化地区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加快石漠化防治,已刻不容缓。
石漠化是目前全球最难治理的生态退化现象之一,被称为“地球癌症”,石漠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最严重的环境及社会经济问题之一。目前,石漠化的治理主要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对石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我国已将石漠化治理列入“国家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并于2008年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8-2015年)》。国家对生态建设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依托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等工程,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为开展石漠化治理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研究、积累了一批适用技术,总结了许多成功治理模式,培育了一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石漠化防治的先进典型,积累了一定的治理经验。但是,当前的石漠化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石漠化治理还面临面积大、石漠化面积呈扩展趋势、防治难度大。
申请号CN20lOl0220964.9石漠化治理建设的生态系统工程技术,先在拟进行石漠化治理及生态建设地面上部,构建一个立体网络状空中架框,以立体网络状空中架框与立体网络状空中架框下部的石头活化及石生植被人工演替技术,或/和再对立体网络状空中架框下部的土壤立体集中节约利用及养份循环利用,及或/和将立体网络状空中架框的雨水立体接收、雨水的贮存、雨水的输送和使用系统技术,最后形成局部的石漠化生态治理的人工群落建设系统。其缺点在于主要依赖立体网络状空中架框,保水功能较差,存在贮水输送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大学;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